时间:2025-05-19 14:30
来源:北疆新闻© 原创
日前,《中国卫生》2025年05期刊发了通辽市卫健委主任陈静同志的署名文章,深度解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三明医改“通辽模式”,这是通辽市卫生健康工作首次受到国家卫生核心杂志的关注,标志着通辽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创新实践获国家级权威认可。
通辽市作为全国九个中国-世卫组织双年度合作项目“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城市之一,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区,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城市,内蒙古优质高效服务体系改革示范城市和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先行先试地,正以“多轮驱动”的改革姿态,为边疆民族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新范式。
近年来,通辽市以三明医改为蓝本,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医改,构建“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管理体系。立足民族地区特色,推动医防融合与资源整合。建立药品耗材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推行DIP复合支付管理方式,实施编制备案制改革,提升医疗服务效能。建成省级及2个省级专科区域医疗中心,组建9个紧密型医联体,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擦亮“中国蒙医药之都”名片,构建中医药(蒙医药)四级特色服务网络,打造“金字塔”人才梯队。创新医防融合模式,积极开展“两癌”筛查、慢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试点设立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科与总公卫师,将15家养老机构纳入联合管理。
《中国卫生》关注通辽市医改工作,不仅是对通辽市医改成果的高度肯定,更凸显其作为多领域改革试点城市的示范价值。未来,通辽市将持续深化“三医”协同,发挥中国-世卫组织合作项目等平台优势,推动“通辽模式”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乃至全国卫生健康改革中发挥更大效能。(高艳群)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