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8 22:21
来源:岭上兴安
仲夏时节,绰尔河畔嫩绿的稻苗随风轻摆。在兴安盟扎赉特旗绰勒银珠米业的稻田里,各族群众俯身插秧的身影,勾勒出一幅和美乡村的动人画卷。“和各民族兄弟一起种好水稻,闻着稻花香、吃着白米饭、过上好日子,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朴成奎40年如一日的坚守,已化作“北方金稻·绰勒银珠”的缕缕芬芳,将“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诗意写满沃野。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扎赉特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两件大事”,落实“六个行动”,实施“五个一”群众工作法,在党建引领、文化浸润、产业共富、文旅融合的多维实践中,绘就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新图景。
党建领航:凝聚团结奋斗“向心力”
在巴彦高勒镇巴彦巨力河村,“五个一”群众工作法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将村民参与度转化为可量化的“文明资产”,村民们挥动扫帚,挥洒汗水,共同绘就整洁亮丽的乡村画卷。这一创新实践,不仅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让“各民族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
扎赉特旗将民族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协同作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从机关到村社,从企业到校园,“七个作模范”的要求转化为各级党组织的行动自觉,让党的领导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最坚实的政治保障。
文化润心:构筑精神家园“共同体”
当马头琴奏响《鸿雁》的悠扬旋律,当“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在新时代宣讲中焕发光彩,扎赉特旗正以文化纽带串起民族情。2024年,该旗开展“扎赉特旗·石榴红”主题宣讲等活动1760次,覆盖群众5.8万人次。
在深入实施“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的基础上,扎赉特旗精心打造“德润扎赉特”品牌矩阵。乌兰牧骑队员化身“草原文艺轻骑兵”,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带着热情奔放的民族歌舞走村串户,为牧民送去欢乐与温暖;“文化村长”们活跃在田间地头,以朗朗上口的快板、生动有趣的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团结进步之声。文化的浸润,让各民族精神相依、心手相牵。
产业共富:铺就融合发展“幸福路”
在阿尔本格勒镇瑞秋农牧专业合作社,80后蒙古族青年马和平的“木耳经”,念出了民族团结的“共富经”。他带领600余户各族群众种植黑木耳,让1200多名农牧民捧起“产业碗”。这片黑亮的“致富伞”下,汉族技术员传授灭菌技术,蒙古族合作社成员分享养菌经验,朝鲜族农户负责加工包装,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携手同行。
扎赉特旗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绘就产业兴、百姓富的壮美画卷。粮食总产量实现“二十一连丰”,49.5亿斤的“中国碗”盛满各族群众的获得感;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望天田”变身“吨粮田”,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破解“生态与生计”难题;202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876元、18189元,各族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幸福成色”越来越足。
文旅融合: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当游客乘坐越野车穿越巴彦塔拉·秘境河谷,在绿水青山间感受北疆文化的雄浑;当研学团队走进好力保稻谷景区,在稻花香里体验“谁知盘中餐”的农耕智慧,扎赉特旗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打造年接待游客超18万人次的“农文旅融合”新业态。
扎赉特旗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以“山水秘境、田园诗画”为主题打造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品牌,与斯玛特集团合作推出四季农旅研学线路,并通过过大年、那达慕、丰收节、农牧民运动会等文旅体活动,做足“旅游 +”“+旅游”文章,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目前,扎赉特旗“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氛围日益浓厚。全旗涌现出3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4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80户“最美石榴籽家庭”,他们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未来,扎赉特旗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指引,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这片黑土地上绽放得更加绚烂。(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律丙娟 通讯员 王苏日雅 图片/扎赉特旗融媒体中心)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