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6 01:19
来源:北疆新闻
8月13日,为纪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清水河县人民法院联合举办2025年“全国生态日”活动,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研究会全程参与,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发展。
活动期间,在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研究会会长高晓梅的引导下,一行人首先来到清水河县北堡乡口子上村。这里的明长城遗迹保存完好,一行人详细考察了长城墙体的保护现状,聆听了“四公主德政碑”的历史典故——该碑记载了清代四公主为当地百姓兴修水利、减免赋税的善举,见证了长城沿线的民生情怀;随后参观了村内明清古戏台,了解其建筑特色与修复历程,强调要在保护古建筑原貌的基础上,挖掘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老牛坡党员培训基地,全体人员重温入党誓词,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通过考察老牛坡展馆,大家深入了解了当地在革命时期的斗争历程与新时代乡村振兴成果,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意义。一行人还走访了清水河县韭菜庄乡明长城徐氏楼、板申沟红色文旅党建活动基地,实地调研长城保护与红色文化传承的结合路径。
在韭菜庄乡明长城徐氏楼前,举行了《文物司法保护令》标牌揭牌仪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了徐氏楼的保护范围、具体保护措施及破坏文物的法律责任,为长城遗迹装上 “司法防护网”。
“长城是生态与文化的共生体,保护长城不仅是守护历史,更是守护绿水青山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晓梅表示,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研究会将持续与司法、行政部门联动,推动长城沿线生态修复与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让“绿水青山”与“文化瑰宝”共同滋养北疆大地。(文/图 王东麟 赵玲)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