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12 22:29
来源:北疆新闻© 原创
10月12日,第四届残疾人挑战者大赛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地质公园开赛,来自全国22个省区市的208名残疾人运动员齐聚于此,开启竞技与圆梦之旅。赛事以“大爱北疆——科技赋能·沙漠与体育融合”为主题,首次形成“国家级指导+地方特色”办赛格局。
开幕式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林岗表示,此次大赛,既是残疾人展示自强不息精神的舞台,也是社会爱心力量的温暖汇聚,更是科技赋能助残的创新探索。内蒙古自治区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贾鹏表示,本届比赛新增地方特色文化与科技助残体验活动,将让运动员在挑战中感受多元魅力。
开幕式现场,70岁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玉荣格外引人注目。9岁时因保护羊群双下肢截肢的她,已佩戴假肢61年。谈及此次来到赛事现场的感受,她动情地说:“看到这么多残疾人朋友能在沙漠里挑战自我、绽放光彩,我打心底里为大家高兴。我们特殊困难群体更需要社会的关心与鼓励,也更需要这样能走出家门、融入集体的平台,希望每一位运动员都能享受比赛,在挑战中收获自信与快乐。”
据了解,参加本届大赛的208名运动员,涵盖肢体残疾、言语听力残疾、视力残疾等多类别群体,且年龄跨度大,选手年龄从17岁至70岁,最小参赛者为呼伦贝尔17岁听力一级残疾运动员林鸿,最大参赛者为广州70岁肢体一级残疾运动员李治钧,不同年龄段选手以顽强意志共同诠释“挑战自我”的赛事精神。
赛事设置既有沙漠公路轮椅10公里越野挑战赛、残疾人沙漠马拉松等专业竞技项目,也有沙地拔河、盲推轮椅100米障碍赛、无人机航拍摄影比赛等趣味项目。针对巴丹吉林沙漠复杂地形,既有新月形沙丘、金字塔形沙丘等多样地貌,也有宝日陶勒盖鸣沙山“沙粒摩擦如飞机轰鸣”的独特景观,组委会引入电子导盲眼镜、电子导盲犬等装备,为视力残疾运动员提供精准指引与安全保障。
赛事期间还同步举办篝火晚会、驼疗体验、沙漠寻宝等活动,让运动员在竞技之余,沉浸式感受阿拉善的生态之美与人文魅力,近距离触摸这处“全球少有比肩”的自然遗产。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