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23 10:03
来源:内蒙古日报
眼下,呼伦贝尔市2500万亩粮食作物秋收工作正全面推进。面对土壤湿度大、雨雪天气等不利条件,当地通过跨区域调度农机、投用智能烘干设备等举措,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归仓。
田间地头,抢收热潮涌动。在阿荣旗复兴镇六间房村,4台收割机穿梭金黄稻田,村民李志海150亩“龙粳31”水稻预计亩产1300斤,较去年增产100斤,“一垧地总产量能到八九吨,心里特别高兴”。相邻的新发朝鲜族乡,种植户彭金春的525亩水稻依托4台机械,3天内即可完成收割。为应对降雪天气,全市通过“农机共享”调剂2500多台大型联合收割机跨乡镇作业,有4.93万台套农机投入秋收,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5.90%。
粮食收上来,烘干存储是关键。呼伦贝尔农垦巴彦农牧场分公司2025年新建的1000吨燃气烘干塔,作为自治区首个投用的千吨级全自动燃气烘干塔,正发挥核心作用。该设备以天然气为能源,搭配余热循环技术,热使用率达93%,烘干成本较传统燃煤设备降低40%;通过40—120℃精准温控和智能变频技术,减少超50%人工投入的同时,严格控制粮食破碎率,每日可烘干千吨粮食,实现“烘干即入库”的高效周转。
作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呼伦贝尔市今年粮食生产再攀新高。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突破2500万亩,其中大豆1300万亩(占全区播种面积七成以上)、玉米800万亩、小麦260万亩,粮食总播及大豆、小麦、油菜播种面积均居全区首位,为区域粮食安全筑牢坚实根基。(记者 李新军 通讯员 张东阳)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