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23 14:24
来源:法治日报
2025年10月23日,《法治日报》第8版刊发题为《从“各行其是”到“综合解纷”鄂尔多斯书写西部能源城市“枫桥经验”新篇章》的文章,报道了鄂尔多斯市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核心,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多元举措化解矛盾纠纷,全力打造“暖城善治”社会治理品牌。截至9月底,全市各级综治中心累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2371件,化解率达96.03%。
报道全文如下:

2025年10月23日《法治日报》第8版
当清晨的阳光漫过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哈巴格希街道综治中心的玻璃窗,“老村长调解室”里又出现了熟悉的身影,退休老村长张义昌指尖摩挲着桌上的民情记录本。近日,辖区两户居民因加装电梯影响采光问题吵到了物业,他专程来捋捋这桩事。
双方见面后便开始据理力争,而张义昌却没有着急开口,给二人各倒了一杯热茶后,他翻开本子讲起了前期摸排的情况:“你们楼上住户,之前也担心采光,后来施工方调整了电梯井位置,还加装了反光板,家里采光没受影响。”二人听后瞬间气消了大半。最终,在综治中心常驻律师解释相关法律法规后,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居民松了口,二人交谈的气氛也开始变得融洽起来。
这是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市各级综治中心累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2371件,化解21485件,化解率达96.03%。
鄂尔多斯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牛海亮近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牵引,畅通矛盾纠纷受理渠道,精准分流分调,强化多元协同,全力擦亮“暖城善治”社会治理品牌。
多种渠道接诉
“本以为讨薪难,没想到综治中心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近日,来自四川的农民工谭某提起曾经的经历十分感慨。此前,他因工资纠纷到杭锦旗综治中心求助,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详细记录后启动了调解程序,仅用两天时间就帮他追回了工资。
据介绍,为实现全口径受理群众诉求,鄂尔多斯市各级综治中心“一窗式”受理各类矛盾纠纷事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办理谁负责”原则,出台“接诉即办”工作制度,落实“首问负责制”,建立初信初访案件“月结月清”机制,推动各类诉求即接即办。
同时,针对当地地域广阔、群众往来办事不方便的情况,鄂尔多斯全面推行“矛盾纠纷码上办”,群众扫描识别二维码,即可反映诉求、申请调解纠纷,综治中心及时响应处置,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小赵,我们小区居民因安装充电桩问题产生矛盾,你们来看一下。”近日,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专职网格员赵娇娇收到辖区联户长发来的信息。
因辖区充电桩安装位置靠近居民楼,存在火灾隐患,小区业主普遍反对。联户长及时发现问题并告知社区,社区派员现场协调,重新规划,将一起涉及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了萌芽,取得了令双方满意的结果。
为强化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源头治理,鄂尔多斯市深入推行“党小组+网格员+楼栋(单元、联户)长”基层微治理模式,组建网格党小组(党支部)4986个,划分微网格34011个,选配楼栋(单元、联户)长37117人,在收集社情民意的同时,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切实筑牢“第一道防线”。
逐层分流解纷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迅猛,征地拆迁、民间借贷、经济纠纷等矛盾交织汇聚。为切实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鄂尔多斯市制定出台《矛盾纠纷分级分类多元化解规范》,实行简单矛盾“分流分办”、一般矛盾“合处合办”、复杂矛盾“专业联办”、疑难矛盾“领导盯办”,以“前店后厂”模式全流程解纷。
据了解,全市9个旗区综治中心均实现公检法司、信访、人社、妇联常驻,交通、卫健、自然资源、民政、住建、环保、教育等部门按需入驻,对各类矛盾纠纷实行“中心吹哨分流、部门报到认领”,实现了即接即办、分流转办、全程盯办。
“感谢镇综治中心,让我解开了心里的疙瘩。”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村民丁某拿到调解书后激动地向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丁某和其叔叔的草牧场承包经营权纠纷涉及草牧场面积509亩,两家矛盾持续6年之久。2025年,两家人找到综治中心申请调解。
面对这起亲戚间的纠纷,苏布尔嘎镇综治中心专职调解员在深入村社走访、逐步摸清事实的基础上,采取“背对背”调解法,最终促成丁某叔侄二人和解。
苏布尔嘎镇社会治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冬瑞介绍:“我们将土地承包仲裁员纳入镇专职调解员队伍,打通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化解导入仲裁程序‘快速通道’,实现人员队伍补充、机制无缝衔接、纠纷一调终结‘一举三得’效果。”
据了解,鄂尔多斯市优选78个人民调解组织,46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15个“代表委员调解工作室”和9个速裁团队入驻三级综治中心,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裁判等途径,推动矛盾纠纷依照法治化“路线图”逐层分流化解。
延伸服务触角
“选个合适的时间就拆!”近日,准格尔旗魏家峁镇村民握着调解协议书说道。调解室外,矿区纠纷合议庭法官正在与镇政府工作人员仔细核对条款。这起珠江煤矿与村民僵持了3年的土地征拆纠纷,在旗综治中心联动调解下,以5个小时的恳谈圆满解决。
根据当地矿区征拆纠纷实际情况,准格尔旗率先成立了自治区首家矿区纠纷合议庭,专门负责妥善处理各类矿区征拆纠纷。2025年以来,合议庭成功调解涉矿区土地纠纷案件89件,涉案标的额超8500万元。
为全面延伸服务触角,鄂尔多斯市根据地域特点和矛盾纠纷集中类型,成立了土地、金融、草牧场纠纷等专业性、行业性合议庭15个,将法治触角延伸至牧区、矿区和田间地头,并通过“麦田里的人民法庭”“庭所共建、就地执行”模式构建起了专业化、高效率的解纷路径,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专业法律支撑。
此外,鄂尔多斯市依托综治和网格化信息平台,打通法院、司法行政部门解纷业务系统,实现矛盾纠纷受理、流转、司法确认一网通办,破解多头录入问题,以科技赋能解纷提质增效,汇聚各类基础信息、归集信访、矛盾纠纷数据,为分析研判提供数据支撑。
“解纷质效提升的关键除了专业团队精兵坐镇,还有数字治理神经延伸,在全流程监管闭环中,网格员化身‘移动终端’,让偏远村镇的村民也能享受到调解、咨询等各类服务。”准格尔旗综治中心主任吴喜平说,“村民们现在都说‘像带着法律顾问过日子’。”
从“部门分散”到“一站受理”,从“各行其是”到“综合解纷”,无论是矿区村民拿到拆迁协议后的释然,还是农民工拿到工资后的满意,抑或是叔侄重归于好后的欣慰……这些鲜活的法治瞬间汇聚成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鄂尔多斯的生动实践,让“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成为社会共识,让温暖与善治成为城市最鲜亮的底色和最响亮的名片。(记者 刘玉璟 郭君怡)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