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73年前您守护祖国,现在换我们守护您

时间:2023-10-25 17:17
来源:北疆新闻© 原创

  北疆新闻呼和浩特10月25日电(记者 杨净毓)“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10月末的呼和浩特市光荣院被院子里金灿灿的树叶装饰着,院子里一位老人肤色黝黑,面容慈祥,弯着腰靠坐在椅子上晒着太阳,哼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这位老人叫周补财,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今年90岁。

  73年前的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抗美援朝的首战。

  伴随着和煦的阳光,周老回忆起终生难忘的战争。

_K4I9674.JPG

周补财在呼和浩特光荣院的房间里 杨净毓摄影

  “1950年,我16岁,随着第一批支援朝鲜的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在开往前线的列车上,战友们怀着保家卫国的满腔热血,一路颠簸到达了目的地。队伍统一集结在训练场上,前方搭着一个简易的主席台,当时我站在第三排中间的位置。随后,主席台上走来我们仰慕已久的彭德怀司令员。”周老思路清晰地回忆道。

  周老清楚记得彭德怀司令员说:“运输时间紧、任务重,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弹药送到前线的战友手中。”

  这个16岁的少年在此刻才明白这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一定要打赢的战争!

  会后,战友们被分配到各个部队,周老被分配到运输队。

  第二天经过简单的训练后,就直接投入到了激烈的战斗中。

  据周老回忆,前方战争打得越紧,弹药需求就越大,他们的运输任务就越重。因为车辆缺乏,弹药多由骡马驮载或者战友们肩扛人抬。战友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奋不顾身地把弹药输送到前沿阵地,手脚磨破了,鲜血把鞋都染红了,双手冻得失去了知觉,丝毫没有影响运输队向前线输送弹药的速度和质量。

  1951年2月的某天夜晚,战斗依然十分激烈,看着身边倒下的战友,周老来不及悲伤,继续输送着弹药。

  这时,美军的轰炸机再一次进行轰炸,周老与班长郑忠明已然来不及躲避到战壕,只能原地卧倒,待轰炸机飞远后,两人浑身是土的从废墟里站起来。

  “班长昏昏沉沉看着我, 明白班长想问啥,我立刻回应着‘我没事’,只感觉腰背有些酸痛,班长凭着经验为我检查身体,就在检查到腰部时他停了下来,把手指伸进我的衣服里摸了一下,又把手指放到嘴里……”周老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因为夜里伸手不见五指,班长把手放嘴里是为了确定摸到的是什么,班长尝到了血腥味儿,告诉我不要动弹,并用随身携带的纱布为我做了简单的止血包扎。”

  周老还要坚持战斗,但被班长命令立刻接受救治。不久,他被战友护送到医院进行手术,经过医生的检查,大大小小一共七处伤口。最危险的一处正是腰部靠上的那个弹片,险些丧命。

  手术后的第七天,周老刚能下床走动就要求出院继续参加战斗,但是他的请求没有得到批准。

  周老说:“我从没害怕过,战友们也都没有惧怕过,我还能坚持战斗。”

_O6I0394.JPG

周补财的荣誉勋章 杨净毓摄影

  1951年3月,周老同其他受伤的战友被护送回国,他服从组织安排,被分配到萨拉齐分区独立营五连担任班长,直到1956年12月复员,他带着军人的优良作风和革命气节回到地方,在农业社的建设中继续发光发热。如今90岁高龄的他依旧声音洪亮,精神饱满,思维清晰,革命军人的本色丝毫未减。

  周老时常在心里告慰那些牺牲的战友:我们胜利了,祖国繁荣昌盛,我们过上了从未有过的好日子,战友们安息吧!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查看原文】 【编辑:李文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