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盟市 > 包头 > 正文

  有人说“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在于大师”。同样,一座城市的文艺范不光看有多少场馆,还要看办了多少高水平的展览。今年不仅包头的文化场馆增多了,而且围绕这些场馆做的展出、展览,还有文化活动更多。让包头人在“家门口”大饱眼福,别有一番体验,也吸引更多人来包头打卡、逛馆。

  “馆”是硬件,是条件,有多少“馆”才可能承载多少“展”。

  市区范围内,除了包头美术馆、包头博物馆、包头科技馆、包头城市规划展览馆等,这些大家熟知的公共文化场馆,包头还有很多文化场所。有这两年新建的包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博物馆、包头文学馆、石榴花开主题园内的“国家的孩子”主题展馆;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王若飞纪念馆、九原区的黄河红色藏报馆、南海湿地景区的红色收藏馆;还有包头首家电影博物馆——立春电影博物馆等等。

  前不久,紫禁城书画协会、中华文物交流协会文博书画院写生创作基地在“天下黄河第一村”揭牌。紧接着,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包头艺术驻留基地也在“天下黄河第一村”揭牌,这是该基金会在全国范围内打造的第一个艺术驻留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包头的一些大型工业企业也都有自己的博物馆、企业(行业)展馆。例如,包钢集团的包钢会展中心,包头稀土研究院内的包头稀土博物馆等。

  每走进一个场馆,就好像是打开了一扇窗,推开了一扇门,获取知识的同时,启迪心灵,陶冶情操。这些场馆不仅成为外地游客“空降”包头的热门打卡地,也是本地人闲暇时Citywalk的首选线路。

  以“馆”为依托,透过“展”的数量和成色,可见一个地方的公共文化氛围如何。

  以包头美术馆为例。今年7月,中国油画名家写生作品展;8月,相约包头·毕加索版画原作展;11月,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内蒙古·包头巡展;杨飞云、蒋威、刘金贵、王晓红、苗建忠绘画展;12月,珂勒惠支版画展……截至12月初,包头美术馆今年已举办19场展览,每两个月至少三场。

  最近,珂勒惠支版画展正在包头美术馆展出,在公众号推文下方,有人留言:“我的天,这可是珂勒惠支,为包头美术馆点赞。”可见,包头的“展”“馆”既有数量,更有质量,令百姓满意。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带来的体验感、幸福感最终也会惠及人们的生活。如今,包头的一些文化场馆又以“周边”的形式,让艺术品回归到包头市民的生活中,不仅成为看得见、买得起的物件,还增添了动手创作的体验。

  在围绕文化场馆的活动中,眼下最热门,也是被很多大朋友、小朋友追捧的要数集章打卡、Diy文创活动。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很多人心心念念来到各类文化场馆盖章、打卡,争当“‘盖’帮帮主”,还有的喜欢来这里做印有包头字样的冰箱贴、小挂件。有了文创产品、周边活动的加持,不仅让人们在包头逛馆有了更多的乐趣和体验,还加深了参观者、参与者对这座城市的了解与热爱。

  不论是“馆”还是“展”,都是建设文化高地的一部分。公共文化场馆有得看、有得转、有得玩,“钢铁直男”包头的文艺气息真正起范了。(记者 张婷婷)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0784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呼和浩特武川土豆迎来收获季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