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熔金,创新辉煌。
这一年,有太多的创新值得被铭记,有太多的新意值得被见证,创新正成为提升包头核心竞争力的“金钥匙”,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这一年的创新之变是由一份文件引爆的。2024年1月1日,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质提效的实施意见》。这是包头连续两年聚焦“创新”发布“一号文件”,充分彰显了包头市矢志创新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涓涓之水奔流不息,由此开始,包头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第一动力”逐步汇成浩荡大江。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是企业的主题。
在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国内首个实现工业天然气掺烧绿氢点火成功,“绿电制绿氢、产业用绿氢”的新产业模式在达茂旗推行;
在蒙元素科技(内蒙古)有限公司,企业研发的有机肥料只需25克便能给足一亩农田营养,不仅使传统肥料轻量化,还增添了加快果实转色、防治病虫害等功效;
在内蒙古北科交大机器人有限公司,各种工业制造领域的智能机器人在这里“智”造下线,别看它外形虽小,却拥有大智慧,全方位识别、24小时独立作业,凭借“一身本领”彰显满满科技范儿……
眼下,包头的企业“扬帆弄潮”,新质生产力“登台唱戏”,一种能量十足的动力、不受束缚的活力正在这片土地上集聚、勃发。
创新平台是创新的重要孵化器,在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4月29日,鹿城实验室成立运行。作为包头打造科技创新“实践派”和“实战派”的重要抓手,鹿城实验室聚焦稀土科技创新“前一公里”精准选题到“后一公里”成果转化,不仅进一步夯实了我市稀土领域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根基,也为全市在科创领域再添一名“悍将”。
如今,包头不仅拥有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一机集团特种车辆设计制造集成技术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还拥有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37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5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6家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力拥有强大“后台”。
良好的创新生态是创新得以蓬勃发展并持续孕育的肥沃土壤。
这一年,第三届包头创新发展奖颁奖活动再次吸引全城目光,包头又一次以城市之名予以企业家最高礼遇,让创新创业者站在了这座城市最瞩目的C位。
这一年,“1+1+6”人才服务矩阵持续发力,探索推行“超预期服务体验”,全方位支持、保障、激励、服务、成就人才,为包头集聚了更多创新力量。
这一年,一批独角兽企业、“小巨人”企业茁壮成长,新质生产力迸发勃勃生机,“创新之树”拔节生长,“未来产业”硕果累累,包头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韧劲更足更强了。
向“新”而行,向“强”跃进,我们心潮澎湃、步履铿锵,迈向新的一年。
记者手记
步履不停 创新不止
当前,我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如何突破瓶颈、迎接挑战,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城市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创新便是答案。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包头始终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打造更多“高能级”创新平台,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推动创新真正从“最大共识”转变为“最强行动”。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企业,始终坚持“从0到1”的原始创新,重点发力“从1到10”的技术转化创新,奋力实现“从10到100”的产业化运作,在创新“蓝海”里乘风破浪!(记者 王嘉伟)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