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网 > 盟市 > 呼和浩特 > 正文

WechatIMG1252.jpeg

赛罕区零工市场举行揭牌

  7月19日上午,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首家标准化零工市场在位于金桥“双创”示范区孵化园的赛罕区就业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运营,揭开了推进零工市场高质量发展、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新篇章。

  “我们发掘‘赛罕’在蒙古语里有‘好’的寓意,在创新支持和促进灵活就业群体好就业、就好业上做文章、下功夫!”赛罕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任杰表示,打造具有“赛罕”特色的零工市场,着力构建布局科学、建设规范、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零工服务体系。

  “好就业”的“桥头堡”

  帮零工找活的好消息,早就传到了小黑河庆丰桥桥头工市场。大清早没有揽到活的周大爷和他的工友们,纷纷骑电动车赶来碰碰运气!因为他们常年站在桥头等活,在当地被称为“站桥头”或“桥头工”。

  在揭牌现场,周大爷难掩激动的心情,啧啧称道“桥头工有了就业的桥头堡”。站了半辈子桥头,他没想到还能“登堂入室”。二十年前,他从乌兰察布来到呼和浩特,起初在城中心的鼓楼立交桥站桥头,后来转站南二环昭君立交桥……如今随着年龄增长、体力下降,只能选青壮年劳动力少的地方,但偶尔也会抱怨“现在年轻人抢活不讲武德”。

  当他站在现代化零工服务大厅时,已经预感政府规范发展零工市场,很可能改变桥头工的命运。工作人员热情向他介绍:这边是综合服务区,提供就业咨询、求职和用工登记、技能培训、劳动维权、政策咨询等全链条就业服务;那边是待工和洽谈区,可以快速发布求职用工信息,现场对接洽谈、劳务交易,而且保障候工休息、便民服务,有饮水机能充电……

  更让周大爷暖心的是,求职登记窗口还推出此地话咨询、指引等服务,由精通内蒙古西部方言的干部,协助他和工友们填写求职信息,不仅避免了不会写字的尴尬,还手把手教他们使用自助查询机、关注“赛罕人社”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用工信息、精准对接用工单位。

  “经过调研摸底发现,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传统灵活就业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不会说普通话等就业难题。”赛罕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永军介绍,除了推出更贴心的“此地话服务”,还优化零工快速对接流程手续,探索实践更便捷的“即时快招”服务模式,更精准地促进大龄和困难人员群体灵活就业增收。

  填完求职登记表,工作人员提醒周大爷,年满60岁就符合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可以申请转入户籍所在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零工市场也会根据大龄求职者需求,引导和鼓励有零工需求的雇主“派单发活”,全程“跟单式”帮扶服务。

  被疫情搅乱三年,让周大爷彻底告别了建筑工地。50岁以后,他也曾经去过劳动力市场,但是因为年纪大、没文化,只能选择“吉祥三保”——保安、保姆、保洁,还不如站桥头收入高。

  无论是找工难,还是招工难,都难在信息不对称。服务大厅最吸引人的是一面大型显示屏,循环播放着市场登记的招工求职供需信息。“坐在这里就能选活儿,谁还愿意站在桥头等活儿啊?”周大爷一边拍照一边对工友说。他坚信逐个联系用工单位,不愁找到适合自己的零活。

  “就好业”的“保障网”

  近年来,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辖区,赛罕区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特别是今年上半年,赛罕区人社部门按照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精准服务贯穿全程、以点带面辐射全区的思路,探索构建“1+2+4+N”零工市场服务链,推进零工市场进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发展轨道,走好符合区情实际、具有当地特色的零工市场高质量发展之路。

  任杰认为,赛罕区零工市场的“赛罕”特色,主要体现在促进劳动者“好就业”的底色、“就好业”的成色。高质量建设标准化零工市场,掀开了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新篇章。

  “不追求大而全,更注重专而精,专业化市场,精细化服务……”任杰告诉记者,将标准化零工市场打造成为辐射带动全区零工就业的“桥头堡”,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

  在他看来,促进大龄和困难等重点群体“好就业”的民生底色,最终落实在线下实体零工市场的“专精特新”。“专”是专门撮合零散务工和灵活用工的专业化市场;“精”是提供精细化服务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特”是以赛罕特色零工市场培育地域特色劳务品牌;“新”是创新零工市场服务模式,找准融合新就业形态的公共就业服务着力点。

  值得关注的是,将赛罕区零工市场打造成为辐射带动全区灵活就业的“桥头堡”,织牢做好灵活就业的服务和保障“两张网”,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供需两端协同发力的“四轮驱动”模式,正在形成零工服务链向最基层延伸,全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效的新格局。

  在庆丰桥附近新建零工驿站,便是延伸零工服务链的有效支点,除了分发用工信息、方便现场签约,还为零工提供热水、免费充电、临时休息等贴心服务,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桥头路边”。  

WechatIMG1250.jpeg

灵活就业人员在保全庄零工驿站登记求职信息

  此外,赛罕区人社局还积极探索“政银合作”创新路径,与辖区部分银行网点共建延展就业服务领域的零工驿站,面向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推出就业政策咨询、创业贷款等金融特色服务。

  在赛罕区零工市场营业当天,庆丰桥附近的保全庄零工驿站、内蒙古银行呼和浩特汇商广场支行零工驿站、双河路北方人才大楼零工驿站、昭乌达南路街道达尔登社区零工驿站等第一批零工驿站也同时投入使用。这些零工驿站延伸就业服务触角,打通链接零工的“最后一百米”,帮助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

  任杰告诉记者,打造“1+2+4+N”零工市场服务体系,“N”代表零工服务链纵向延伸到基层社区的零工驿站,依托社区、行政村建设229个就业工作站,推动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下沉的服务终端,以点带面横向拓展辐射全区、覆盖全民、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业内人士指出,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并举,纵横交错编织多渠道灵活就业保障网,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有助于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擦亮更能彰显高质量发展温度的“赛罕就业”城市名片。

  “见证者”与“建设者”

  临近中午时分,还守在零工市场的周大爷,终于眉开眼笑。这一次他接的是清包,雇主购买老房子卫生间翻新改造的材料,由他组织施工,意味着经常搭伙干活的另外一个伙计也找到了活干。

  “从站在风吹雨淋的桥头等活儿,堵在路边围车、追车抢活儿,到坐在冬暖夏凉的服务大厅选活儿、接活儿,连我这个年龄的农民工,都能找到称心如意的营生,更感谢这些干部想的细想得周到……”谈起今天的抢先体验,周大爷顿时百感交集,站桥头的辛酸往事历历在目。  

WechatIMG1254.jpeg

常年站桥头的周大爷现场分享零工市场就业感受

  就在2018年6月,他赖以谋生的桥头工市场,还曾经因为行人举报和媒体曝光,一度被清理整顿过。那时候,庆丰桥车流量、人流量都很大,但是桥面只能并排通行两辆车,上百名零工挤满桥头造成拥堵和安全隐患,再加上附近没有公厕,卫生状况越来越糟糕。

  如今,他依然记得庆丰桥两侧从早到晚都有人巡查的场景,站桥头就像做贼。后来桥头工被临时安置在桥南不远处的保全庄农贸市场东门,那里车流量相对较少,站一天马路基本揽不到活。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找零活、挣日薪养家糊口的桥头工,熬到只等执法人员一撤走,便又回流到了庆丰桥。周大爷觉得,新建零工市场要接地气,最重要的是能给零工提供更多的用工机会。

  调查发现,有些官办零工市场不如桥头工市场热闹,就是因为找不到零活,让许多零工觉得站桥头靠谱。还有些农民工守在零工市场门口“截活”,导致零工市场“内冷外热”的现象。

  对此,赛罕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志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陈,零工不止是见证者、受益者,更是促进零工市场规范化发展的建设者。从零工实际需求出发,探索建设一个标准化零工市场、若干方便群众用工求职的零工服务站点、甚至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实现用工求职的互联网数据加持的“1+N+互联网”工作思路,旨在谋划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作为零工市场建设的受益者,周大爷特别赞同将庆丰桥南边一处青城驿站改造成为零工驿站。更期待在此分发零工市场登记过的用工信息,方便桥头工进场快速对接,才能实现“退路进站”。

  不过,赛罕区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高云峰表示,正在探索“互联网+大数据”全新就业服务模式。在“赛罕人设”微信公众号上加载零工服务程序,可实现供需信息智能匹配在线对接,彻底解决了传统零工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秩序乱、权益保障难等一系列问题,努力实现让数据跑路,让零工“退路回家”,而对于用工方,则省时省力省心。  

WechatIMG1253.jpeg

向零工介绍零工市场就业服务

  高云峰透露,零工市场最终选址定在金桥“双创”示范区,除了考量充分利用赛罕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人才市场就业服务资源,更看重“星智”孵化园、“荟智”创业园、“数智”产业园集聚优势,依托数字与产业融合发展赋能零工群体,统筹兼顾促进高校毕业生与农民工重点群体就业。

  他还表示,与内蒙古银行、内蒙古北方人才集团合作共建零工驿站,积累了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扩大零工服务多元化供给的经验。下一步,还将引导并支持人力资源机构充分发挥市场化、专业化优势,多渠道建设用人单位与零工群体的对接桥梁,助力零工好就业、就好业。

  据了解,呼和浩特市正在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的高品质城市。打造具有“赛罕”特色的零工市场,托举起灵活就业者和他们背后的家庭幸福,还有新业态经济和包容性社会的未来,让赛罕区“五宜”高品质城区建设更有质感、更有内涵、更有温度。(文/图 齐英杰)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杨净毓
51

北疆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欢聚草原那达慕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