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法治 > 正文

  张淳艺

  2023年12月中旬起,冷空气来袭,多地开启降温降雪的“速冻”模式。将发放低温津贴等低温劳动保护做得更好,是对外卖骑手、快递员、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应有的关怀。然而,媒体调查发现,一些地方仍存在低温津贴落实难的情况。(1月1日《工人日报》)

  每年冬季,随着气温的骤降,低温津贴的话题就会成为焦点。低温津贴是用人单位给予低温作业劳动者的法定劳动津贴。早在2004年施行的《最低工资规定》,就将“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写入其中。但是,低温津贴年年呼吁,在一些地方却年年“遇冷”,难以真正温暖户外劳动者。

  低温津贴“遇冷”,一方面在于人们对于低温的职业危害缺乏足够重视。低温作业对人体的危害是逐渐显现的,不会像高温中暑立竿见影,容易被人们忽视。另一方面,更关键的是,关于低温津贴的规定,散见于国家和各地的规定、标准中,缺乏专门性文件进行明确。除了《最低工资规定》对此有所涉及外,国家层面对于低温津贴没有统一的政策,缺少具体规定和实施细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缺乏强有力、可操作的规定,低温津贴也就难免形同虚设。出于节约人力成本的考虑,用人单位一般不会主动给职工发低温津贴。而劳动监察部门难以进行监督,劳动者维权也时常陷入窘境。在司法实践中,对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低温津贴的诉求,法院多数会因其未提交相关证据,或没有法律规定、未经过仲裁前置程序等原因予以驳回。

  事实上,低温作业的风险不容小觑。劳动者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工作,容易引发冻伤、呼吸系统疾病、关节功能损伤,诱发心血管疾病等。2013年,原国家卫计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修订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冻伤”列为新增的职业病之一。2015年修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低温”列为新增的职业病危害物理因素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低温津贴不能再被“冷藏”下去,以法治来为低温津贴“加温”,是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的应有之义。

  当下,有必要借鉴落实高温津贴的经验做法,推动低温津贴的全面落地。过去,高温津贴也一度沦为纸面权利。2012年6月,国家安监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办法明确规定,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用人单位违反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改正。该《办法》实施以来成效明显,高温津贴的落实逐步迈入正轨。

  同理,推动低温津贴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助于低温津贴落到实处并见到实效。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低温津贴的顶层设计,将低温津贴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考虑到冬天南北气温差异较大,应授权地方根据地理分布和行业情况制定发放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只有将低温津贴纳入法治化轨道,才有助于推动劳动监察部门开展执法监督,工会组织发挥公益诉讼作用,广大劳动者敢于善于维权,从而多管齐下织密劳动者权益保障网络。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100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赶制校服生产忙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