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科纳克里7月9日电 (记者邹松)位于非洲西部的几内亚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许多脑部病变患者受限于当地的医疗现状无法得到及时治疗。自2022年起,随着中国第二十九批援几内亚医疗队的到来,实现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颅脑术中超声。
7月3日上午,中国医疗队在中几友好医院成功完成了一例显微镜下功能区脑脓肿切除术。以往患者罹患脑部病变大多只能选择去国外接受手术治疗,而这位50岁的几内亚患者因病情较重,无法承受长途旅行,在听闻中几友好医院已成功开展多例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决定在此治疗,由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的神经外科专家张国滨实施手术。
超声科顾秀娟在进行术中超声检查。中国第二十九批援几内亚医疗队供图
手术中,张国滨在超声科顾秀娟的帮助下,运用颅脑术中超声技术,通过将一次性保护套的超声探头置于脑组织表面,实时观察病变的位置和形态,进一步确认最佳手术路径。术中超声显示,病变位于左额顶叶,大小约为4x4x3cm,边界清晰,呈囊实性,周边脑组织水肿明显。最终,病灶顺利切除,诊断为脑脓肿,并通过超声检测确认术腔无病变残留、无出血,为患者术后恢复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左图显示术中超声见囊实性病变,大小约为4x4x3cm,病灶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右图为病灶切除后,术中超声示术腔无病变残留。中国第二十九批援几内亚医疗队供图
此外,颅脑术中超声技术还在几内亚进行了其他颅内病变的临床应用。在一例巨大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由于患者术前MRV检查费用昂贵,为给患者节省医疗费用,张国滨与顾秀娟尝试用高频探头进行术中超声检测,成功地探测了矢状窦的充盈情况和周边血管代偿情况,为手术中全切除肿瘤的情况下完整保留代偿血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颅脑术中超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非洲几内亚的神经外科手术水平带来提升。通过颅脑术中超声的精确定位,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病变的范围和性质,从而避免损伤重要脑结构和血管,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疗效。这项技术具有实时性、可重复应用性、经济便捷性的优势,其在几内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中几友好医院,中国医疗队的专家与当地医生紧密合作,共同开展颅脑术中超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仅积极推广和教授几内亚医生使用术中超声技术,更致力于将这项技术留在几内亚,让更多的几内亚人民受益。
脑脓肿手术成功,全体参与手术的医务工作者合影留念。中国第二十九批援几内亚医疗队供图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