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国际 > 正文

从湘江畔走来,进入岳麓山,一座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映入眼帘。山上,绿树掩映;江边,波光粼粼,古建筑群坐落在山水之间。10月24日,2023“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穿行在充满活力的湖南大学校园里,不知不觉间,便走到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学院门前。

10月24日,坐落于湖南大学校园内的岳麓书院。(本报记者 刘书文摄)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学脉延绵的岳麓书院,从昔日书院到现代大学,一直承担着教书育人、为社会输送栋梁之材的任务。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讲述着育人的故事,一碑一石都镌刻着治学的传奇。“在这里,我了解到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亚美尼亚通讯社副总编辑内莉·马尔加良说。

10月24日,2023“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参访岳麓书院。(本报记者 刘书文摄)

中轴对称的布局、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岳麓书院显得庄严、幽远、厚重,这里有启迪智慧的会讲与辩难、有浩如烟海的古代典藏、这里有心灵契合的同窗之谊、有令人景仰的先贤往圣。走过宋、元、明、清,直到今天,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格局。

10月24日,2023“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的外国记者参访岳麓书院。(本报记者 刘书文摄)

站在岳麓书院的门前,联合采访团的外国记者认真聆听讲解,不时与讲解员交流,详细了解书院的历史。走到书院中央的讲堂,迎面一屏风正面书有张栻所写的《岳麓书院记》。文中强调,办学的目的不在于追名逐利,也反对以缀辑文辞为教。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从中国传统教育到现代化的新型学府,这座拥有丰厚文化积淀的殿堂,为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提供了范例。

在岳麓书院中央的讲堂,陈列着《岳麓书院记》的屏风。(本报记者 刘书文摄)

“中国的教育传统严谨科学,能够培养很多优秀的人才。”内莉·马尔加良表示,在这里感受到千年弦歌不绝,就像中外交流的脚步也从未间断。

策划:宋静思、刘书文

审核:黄超、叶子、常雯宜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61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美国旧金山湾区民众集会抗议针对亚裔的歧视行为和仇恨犯罪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