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国内 > 正文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6日电题:国产食葵打赢“翻身仗”——1粒种子带来纯收入1元多

  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铺设地膜、播撒种子、覆土掩盖……芒种时节,“塞外粮仓”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广大葵农利用墒情好的有利时机,抓紧时间播种国产优质食用向日葵种子。

6月3日,三瑞农科向日葵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在观察向日葵种子品相。新华社记者李云平摄

  地处河套平原腹地的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是我国食葵种植规模最大的县和全国向日葵产业基地,每年食葵种植面积超过120万亩,约占全国食葵种植总面积的1/7。

  最近几天,在五原县复兴镇联丰村的农田中,农民们背着种子、拿着点播器沿着地垄前行,把一粒粒向日葵种子种进地里。村民杨永胜告诉记者:“我今年打算种40多亩向日葵,品种主要有三瑞9号、10号、11号等,都是国产品种。在正常情况下,平均每亩纯收入能达到1800多元。”

  杨永胜一边种地一边说:“去年我种了40亩向日葵,毛收入9万多元,除去各种成本,纯收入7.5万元,亩均纯收入1875元。每亩地最多需要种子1800粒,每粒种子的价格不到6分钱,但能带来的纯收入就达1块多钱,这是我们农民过去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河套地区光照充足,适宜向日葵生长,近年来年均种植食用向日葵面积达400多万亩,占全国食葵种植总面积的一半左右。杨永胜种植食葵的时间已有20多年,最初的品种都是自留种子,产量、收益等方面不具优势。2000年,国外杂交食葵品种进入当地,逐渐被广大农民认可。“当时,杂交食葵每亩能产500斤左右,但是种子比较贵,1粒最高价格达到0.13元,每粒最多能增收0.5元,大家的种植成本压力比较大。”杨永胜说。

  正在田间指导农户种植食葵的三瑞农科公司技术人员段东宏告诉记者,自2009年以来,他们先后投入巨资进行自主研发,已推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推广价值的突破性品种SH363、三瑞9号等。与国外杂交品种相比,这些国产品种的抗病性、商品性更好,每斤可多卖一元钱以上,平均每亩可增收500元至800元。

6月3日,三瑞农科向日葵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在观察向日葵抗病害情况。新华社记者李云平摄

  记者在三瑞农科向日葵技术研究院看到,科研人员正在实验室开展种子基因研究,技术人员正在现代智能温室开展抗病害观察,试验结果依次记录在科研数据平台中。为加快品种选育,他们一年四季进行不间断的品种试验。“好的品种要兼顾适应性、丰产性、商品性,只有经过大面积种植才能优中选优。”该研究院副院长冯九焕说。

  中国葵花产业联盟理事长张永平说,国产品种产量高、抗性好、籽粒大,口感香甜酥脆,更适应国内市场需求,不仅倒逼国外杂交品种退市,还帮助种植户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收入。“仅在巴彦淖尔市周边地区,农民种植食葵种子的费用就比前些年节省6亿多元。”他说。

  目前,我国食葵种植面积稳定在800万亩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葵品种市场占有率达95%以上,国外食葵杂交品种已退出垄断地位。

  复兴镇联丰村村民王虎说:“政府一直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过去不太明白什么是芯片。在种子企业的引导下,去年我全部改种了三瑞9号、11号等国产新品种,收入增加50%以上,我现在已经认识到这个‘芯片’的重要性。”

编辑:刘嫱
0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赶制校服生产忙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