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国内 > 正文

江西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新华社南昌3月5日电 题:中国“客家人摇篮”迎来发展新机遇

  新华社记者沈锡权、高皓亮、余贤红、程迪

  没有车间的概念,一条长达600米的生产线,刷新行业纪录……总部位于广东东莞的江西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将其最大的生产基地设在江西赣州龙南市。

  公司董事长、港商蔡志浩说,这里的智能制造水平已反超该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的3个基地,“今年我们计划把研发基地也搬来龙南”。

  赣州是红色老区,也被称为“客家人摇篮”,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随着赣深高铁的开通,一些企业不约而同作出一个新决定——将设在大湾区的研发机构搬到这里,靠近设在当地的生产基地。

  “如今有了高铁,让研发靠近生产基地更有利于企业发展。”赣州市全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海彬说。

  在赣州市同兴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电子元件。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这在过去几乎不可想象。长期以来,赣南老区一度被认为是落后产能承接地。蔡志浩对赣南的这种刻板印象被来大湾区招商的龙南经开区副主任叶雪平所改变。“老区干部有的不仅是热情,更打动我的是专业,不仅熟悉产业政策、行业动态以及产业链条,就连老板是哪里人、什么时候想转移都摸得一清二楚。”

  “在赣南感受到了客家人的亲切感。”身为祖籍梅州的客家人,蔡志浩决定把一个生产基地从东莞搬到龙南。5年过去,这个基地生产的手机线路板销往全球市场,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

  从承接生产基地到承接研发机构,从“小打小闹”转向几十亿、上百亿投资,背后涌动的是“千军万马过南岭”的产业梯度转移浪潮。

在赣州市格力小镇,机器人乐队演奏音乐。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赣南之变,始于开放。10年来,得益于《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赣南地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提速,偏远闭塞的面貌大为改观。

  江西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记吴忠琼认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对赣南老区的发展是一次历史性机遇,这种机遇必须紧紧抓住。

  赣深高铁开通后,从赣州到深圳最快只需1小时49分钟。新通道带来新机遇,也给老区带来新的隐忧:发达地区会否产生虹吸效应?

  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在赣县区的落户,提供了一种破题新思路。2020年成立的研究院,吸引9个院士团队、大批科学家齐聚老区,紧随其后的是一大批“追星”企业。

  江西省赣州市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左)为办事居民答疑解惑。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装备所研究员王海峰合作多年。企业总部在山西,准备在赣南老区投资一个永磁电机项目,看中的就是这里的科学家资源。

  “空降”一批科学家,带来一个产业园。研究院落户两年,一个总投资200亿元的永磁电机产业园迅速落成。

  全区一年可用财政收入仅20亿元的赣县区,拿出10亿元支持研究院各项建设,人才住宅小区按成本价拍地。“为什么这么看重科学家?大数据时代,掌握新知识、特殊技能的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赣县区委书记廖永平说。

  从粤港澳大湾区到赣南老区,发展鸿沟客观存在。赣州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刘洪梅认为,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加上大数据赋能,在一些领域“换道超车”完全可能。

赣州数字政务指挥舱。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作为赣州70余万户市场主体之一,赣州市东之方装饰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段观秀不久前领到营业执照只花了半天。

  “多部门、多层级的审批流程,如今被压缩到一块‘屏’上,全市政务服务集成调度、一舱调度。”刘洪梅说,赣州市本级90%以上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政府及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从106个、60个工作日压缩至75个、45个工作日,审批时限达到大湾区营商环境指标水平。

在赣州市南康家居小镇,客户参观家具展品。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批批企业到老区落户、扎根、壮大——

  总部在深圳的赣州市同兴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落户10年,营收增长百倍,2021年突破百亿元大关;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四年蝉联三元软包动力电池装机量全国第一;

  5家企业成功上市,4家企业营收破百亿,新签约承接大湾区项目金额1200多亿元,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产业规模双双突破1000亿元……刚刚过去的2021年,赣州工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2021年,老区新增15万多户市场主体,同比增长42%。“干在实处,提质加速,今日的‘客家人摇篮’已经走上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吴忠琼说。

编辑:刘嫱
98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巴林左旗实施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带领村民脱贫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