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国内 > 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因海而生,以湾得名,水是大湾区的核心生态资源,拥有一片美丽、洁净、宽广的海洋是打造世界一流湾区的基础。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吴秋北紧扣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关于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用海规划的管控工作的建议》。

吴秋北代表高度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和发展,尤其关心湾区城市正在开展的大规模围填海工程。他担心随着大范围海洋开发活动开展,特别是与红线区邻近的海域,其环境和生态问题将逐渐凸显。因此,提出建议借鉴香港发展过程中围填海利弊得失,强化大湾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管控,实现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

香港填海已经历时百余年了,从初期的零敲碎打到现在的规模化运作,一方面促进了香港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城市用地,满足了机场、港口和陆路通道等重要设施的更新换代,比如香港启德机场和葵涌货柜码头的建设等;另一方面大规模填海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负面作用,比如,填海使维多利亚港的水域面积减少,航道变窄和潮汐动力减弱,威胁到往来穿梭的船舶安全,并导致水质恶化和海洋动植物栖息地消失等环境问题。

吴秋北代表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经历了香港填海的很多变化。“过去很多海鲜都是在香港附近海域捕捞的,很新鲜,物美价廉。但是现在香港的市场上海鲜都是从外地运输,甚至是国外进口的,香港附近海域已经很少产海鲜了,有一些也品质不高,小鱼小虾。”随着香港的经济发展与不断填海造田,香港附近海域的自然生态恶化,身为香港市民有着非常直观的感受。“香港的土地是稀缺资源,我支持合理填海,但是必须是在做好环保配套措施的前提下。”吴秋北代表强调。

吴秋北代表任香港工联会会长,非常热心环保公益活动。工联会是香港会员人数最多的劳工团体,本着“与香港同步、与基层同心”的精神,贯彻“爱国、团结、权益、福利、参与”的工作方针,以维护雇员权益为宗旨,向会员及香港市民提供多元化的福利服务。他本人也多次组织大规模的环保公益和赴大湾区其他城市交流调研等活动。

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是湾区社会和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区域,分布有大量新区、新城,是承载大湾区未来发展的核心区域。吴秋北代表调研了大湾区发展存在围填海过程速度快、面积大、范围集中的问题。如广州、深圳、珠海、香港等地填海规模较大,大规模填海造陆也导致珠江口湾区面积缩减。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土地开发受限于土地资源紧张,只能调整旧有经济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布局,将眼光转向海洋。随着横琴新区、南沙新区、前海新区、翠亨新区等一大批新区、新城陆续开始围填海建设,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要发展,已经成为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主流。大湾区海洋生态系统的人工化改造也反映在自然岸线变化上。1973年,大湾区人工岸线占比仅10%,主要分布在香港地区;到2016年,人工岸线占比达65%,自然岸线仅占35%。2017年出台的《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规定,2020年全国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大湾区自然岸线比例已超过或接近这一限制,几乎无可开发岸线余量。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用海规划的管控工作迫在眉睫。

自然资源部高度重视,认真答复吴秋北代表提出的建议。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同时要求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

按照《通知》要求,自然资源部切实提高滨海湿地保护水平,严格管控围填海活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通知》实施意见,严格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细化了国家重大战略项目认定标准和新增围填海审核程序等。《通知》及其实施意见已就严格管控围填海作出明确规定,将督促地方落实严格管控围填海的主体责任,坚持严格管控、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的原则,切实转变“向海索地”的工作思路;粤港澳大湾区应结合发展实际需要,基于区内海域海岛资源基础条件,开展围填海规模、选址及生态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与论证。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严控围填海的决策部署,强化大湾区围填海管控,实现大湾区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切实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吴秋北代表赞成自然资源部等部门的办理意见,并表示大湾区的建设依托于湾区海域的保护和合理规划,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希望在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常态下,严格管控围填海活动,保护大湾区海域资源,将大湾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一流美丽湾区。

监制丨杨鸿光、谢婷、吴昊

策划、统筹丨孙娜、田文昕、李佳

脚本丨康力

后期丨闫涵

配音丨郑嘉豪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0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内蒙古阿拉善:马鬃绕线蒙古唐卡助农牧民增收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