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民是实践主体,也是动力来源。如何把农民群众组织好、凝聚好,推动形成“人人关心乡村振兴、人人支持乡村振兴、人人参与乡村振兴”的发展局面,让广袤乡村迸发出强大的内生活力,是一道必答题。
焦裕禄有句名言:“干部不领,水牛掉井。”意思是虽然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但如果没有坚强的领导,力量就发挥不出来。“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充分,工作方法正确、符合群众期待,就能赢得民心,凝聚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共识。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到位,能把老百姓关心的事一件件办好,就会使群众信服,增强每个人的参与热情,让乡村振兴的内在潜力充分释放。
没有本领难领路,不讲方法领错路。正确的方法,从根本上说还是“依靠群众”。今天的乡村大地上,无论是专业合作社,还是资金互助组,都是农民群众自己创造的新事物。乡村振兴离不开有效领导与科学规划,同时也要实现法治、德治、自治的有效融合,使农民群众带着感情参与乡村治理、建设与管护的整个过程,激发他们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归属感,推动大家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的战略工程,包括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方面面。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质量。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各级各部门既要积极推动各种要素资源向乡村集聚、在乡村发力,也要积极探索“党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乡村产业在彰显地域特色上下功夫,在促进三产融合中找出路,助力农村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让更多的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让农民群众在享受红利的体验中,变被动为主动,迸发出更多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才能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让农民群众想振兴、会振兴、能振兴,既要积极引导和鼓励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回乡奋斗,也要注重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扶志扶智、职业培训。内生动力与外来助力相得益彰,希望的田野就能绘出金色的图景。
乡村振兴,蕴藏在每个乡村和每位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把乡村振兴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集众智、汇众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才能行稳致远,让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作者:李吉明)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