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国内 > 正文

央视网消息: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在即。东风着陆场不断创新改进技术,摸索出更高效、更安全、更科学的搜救模式,以最佳状态迎接航天员回家。

这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迎接神舟十五号返回组织的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空中分队接到第四次落点预报后,十分钟后就已经到达模拟返回舱落点。

神舟十五号搜救回收任务空中处置分队指挥 李林哲:我们每架飞机都加装了机载定向仪,通过机载定向仪接收返回舱信标信号来判断返回舱的基本方位距离。现有的定向仪经过升级改装之后,具有信号接收强、定位精准、屏显简洁突出的特点。

除了空中机载定向仪,地面配备的车载光学设备,也能够及时准确地捕获返回舱从开伞到着陆的整个过程,实时提供返回舱坐标,包括落点坐标。

神舟十五号搜救回收任务空中处置分队指挥 李林哲:通过回传数据到指挥部,再从指挥部下达至各个搜索分队的通信链路,建立了空中与地面的组网,为空地快速高效搜索返回舱提供可靠的依据。

着陆场地形复杂,有沙漠、戈壁、盐碱地,还有草湖,搜索难度非常大。

神舟十五号搜救回收任务地面分队现场处置指挥 陈国栋:我们通过岗位训练,从简易道路到复杂道路,从长途拉练到任务锤炼,从能见度高到能见度低,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驾驶能力,确保以最快的速度安全到达处置现场。

此外,着陆场还自主创新人性化装备,提高航天员出舱的舒适度。

总台记者 郭静:在返回舱降落后处于直立状态时,我旁边的这个操作平台就发挥了大作用,它采用镁铝合金材质,相较之前更加轻便了,处置队员从飞机降落后到搭建好操作平台也就需要5分钟左右的时间。除了轻便以外呢,它的滑梯坡度也更加平缓了,航天员下滑时也会更加舒适。

截至目前,着陆场系统开展了2次搜索回收全系统综合演练,20多次跟踪捕获、医监医保、医疗救护、安全保卫的专项训练,全面锤炼搜索队员空地协同联合搜救能力。

神舟医疗救护队队员 孙移坤:我们这支力量是时刻准备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我们要始终作为航天员生命保障的一个底线,我们愿意做航天员无名的“护航星”。

目前,东风着陆场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具备执行搜救任务的条件,以最佳状态迎接航天员“回家”。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 卞韩城:经过这几年的建设,特别是三次航天员搜救任务的锻炼,东风着陆场搜救技术更加先进,装备更加可靠,搜救方案预案更加完善,组织实施经验更加丰富,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圆满完成这次航天员搜救任务。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69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绣”美内蒙古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