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近日,水利部发布2022年《中国河流泥沙公报》。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主要河流代表水文站年总输沙量近十年呈偏小趋势。
水利部近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河流泥沙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主要河流代表水文站实测总径流量为1332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偏小7%;主要河流代表水文站年总输沙量为3.90亿吨,较多年平均年输沙量偏小73%。
近年来,我国通过大力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等措施,相比2000年以前,全国的主要江河泥沙量总体减少了2/3以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王延贵:从不同河流来看水沙空间分布,黄河和长江代表站多年平均输沙量分别占总量的64%和24%,其他河流占比比较小。
主要江河泥沙量较20多年前减少超2/3
此次发布的公报显示,与2000年以前相比,目前,全国的主要江河泥沙量总体上已经减少了2/3以上。
河流的泥沙状况不仅关系到河流本身的发展演变,也反映了流域的环境特性、水土流失程度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规划、防洪、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及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工作中,河流泥沙问题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所长 郭庆超:比如说20(多)年以前,我国主要的大江大河都是以(泥沙)淤积为主,特别是黄河下游,每年的淤积抬高河床5厘米—10厘米,这给黄河的防洪带来很大的压力。
近些年来,我国通过大力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等措施,到目前,主要河流泥沙含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所长 郭庆超:一个就是流域的水土保持的减沙作用;第二是因为现在在河道建了很多水库,这些泥沙都拦在水库里面,对减少下游河道的淤积是非常有好处的。
专家介绍说,像我国的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携带大量冲刷的泥沙下泄,成为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上世纪90年代,我国在黄河中游建设了小浪底水利枢纽,通过22年的调水调沙,黄河下游过流能力显著提高,同流量的洪水位已经下降了3米左右,有效减轻了黄河下游的防洪压力。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2025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