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消息,全国上下抢抓农时,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全面展开,春播也由南向北陆续展开,粮食主产区春耕春管进展顺利,其中,科技元素高频在线贯穿其中,田间地头满满“科技范”,各种高科技、智能化农业机具纷纷“上岗”。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大显身手,一幅幅“科技春耕图”在广袤田野铺展开来。
  一二类苗达88.2% 小麦苗情好于2023年

  2024年全国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目前,北方冬小麦大部已返青,长江中下游冬小麦拔节起身,西南地区正在抽穗。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3月上旬,已返青小麦一二类苗达88.2%,比2023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比近五年平均高1.8个百分点。 
  中国早稻已育秧21% 20日后集中育秧

  全国早稻已育秧21%,已栽插2.4%,其中,海南育秧近六成、栽插近七成;云南育秧近九成、广东过六成、广西福建育秧近半,零星栽插;江西、湖南零星育秧,预计3月20日之后开始大面积集中育秧。 
  主推技术296项 支持大面积提升单产

  2024年,农业农村部遴选发布精密播种、水肥精准调控等主推技术296项,支持大面积提升单产。
  科技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

  分析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和设备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中,科技已经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无人机上场施肥 科技服务护春管 

  近期,江苏、甘肃、河南等地小麦进入生长关键期,各地利用无人机等方式提高春管保障实效。
  翼龙-2H无人机完成首次人工增雨作业飞行

  中国自主研制的翼龙-2H气象型无人机在贵州毕节、六盘水、安顺等地区首次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飞行。今后,翼龙-2H气象型无人机将开展常态化作业,为农业抗旱保收、能源保供以及生态修复发挥建设性作用。
  新装备新技术提供春耕精准田管配方

  江苏全省设立2000多个自动气象站,通过物联网提供精准的田管配方。山东推广集成增产技术,由于应用了物联网智慧水肥管理系统,一键就可控制千亩麦田的灌溉、施肥,立杆喷灌设施每小时可浇8亩地的小麦。
  5G助力 麦田春管也智能
  农业稳产增产,智慧农业先行,这其中,科技是关键。2024年春耕,田间地头就随处可见满满的“科技范”。近段时间,豫北的小麦陆续进入拔节期,在河南鹤壁淇县,5G智能传感器是如何大显身手,助力田间管理的?

  在淇县5G数字农业示范园的智慧大屏前,负责人彭民正在密切关注着近期园区土壤墒情变化。进入拔节期的小麦生长速度加快,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促进根系生长,这也是提高小麦穗粒数、结籽率和减少空壳的一个关键时期。

  根据农业专家的精准测算和调度,园区工作人员启动了大型指针式喷灌机。

  2024年,淇县小麦播种面积29.23万亩,小麦苗情长势总体较好。目前,全县成立5个技术指导组,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进行春季麦田管理。
  数字助春耕 为现代农业装上“加速器”
  5G和大数据,在春耕春管中的作用密不可分。黑龙江通过加快建设数字农业指挥中心,为现代农业装上“加速器”。

  在北大荒数字农业指挥中心,可以看到黑龙江垦区的整体数字地图,点开其中一个地块 ,土地面积、作物品种、施肥、种子、产量等数据信息一目了然,能够更精准地帮助种植户、农技人员了解土壤状况。目前,北大荒信息公司已经为北大荒4600万亩耕地、22万个地块和56万种植户,建立了这样的数字“身份证”。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