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苗挺拔茁壮,长势喜人,现在要勤巡田做好水肥供给,预计11月将迎来丰收。”金秋9月,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湾镇的万亩丝苗米稻田被吹拂出层层绿色稻浪,种植大户谢永佳穿行于田埂间,检查水稻的生长状况。
谢永佳正在田间观察丝苗米水稻生长情况(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谢永佳种植的丝苗米,是广东省农科院培育的新品种——南晶香占。与常规水稻相比,南晶香占产量接近,但米粒晶莹剔透,煮的米饭软硬适中且芬香可口,整体价格要高出一大截,深受广东农户喜爱。
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广东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大力发展高品质水稻新品种培育,向紧缺的农田资源要效益,是当地因地制宜加强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提高粮食自给率的关键举措之一。
育种是基础工作,耗时长、见效慢。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功能性水稻选育研究室主任刘传光眼里,培育南晶香占的经历就像一场与时间比拼的赛跑。
科研人员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等手段培育丝苗米新品种(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我们首先培育出抗病性好、抗倒伏力强、米质达国标一级的优质品种,然后再用有特殊香味、米质优良的高端丝苗米品种进行杂交。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从1万多份育种材料中,筛选出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丝苗米品种南晶香占。”刘传光说。
南晶香占品种培育是广东持续开展种质资源创新、保障种源自主可控的缩影。近年来,广东省农科院科研工作者通过杂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了既高产又优质的美香占2号、南晶香占、19香和粤香430等丝苗米新品种。
广东省农科院培育的丝苗米新品种(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如今,这些优良丝苗米品种已在广东、江西、湖南等地的广袤田野上扎根生长,成为我国南方优质稻种业市场的主力军,为南方高端优质米生产提供了重要原粮品种。
“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继续开展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和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为广东省大面积水稻单产提升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科技贡献。”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党委副书记、所长何秀英说。
总监制:骆红秉
总策划:张军 于锋
监制:伍刚 宫歆慧
统筹:陶玉德
策划:吴莉 卜叶
记者:官文清
配音:邱志超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