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太原9月14日电 题:中国多地重塑婚恋文化空间 浪漫体验多元化
中新社记者 李庭耀 胡健
秋日时节,年过七旬的赵天仓、高惠兰夫妇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月老广场的喜庆雕塑前合影留念。两位老人已结婚50年,近期听闻这座爱情主题广场开园迎客,专程前来拍照,“回顾50年间风风雨雨和幸福瞬间,留下金婚纪念”。
9月12日,民众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月老广场的雕塑前合影留念。 中新社记者 李庭耀 摄
月老广场中,“囍”字、毛驴迎亲等雕塑展示传统婚俗元素,心形廊架、“LOVE”雕塑等呈现现代婚恋元素。一对对情侣、夫妻并肩散步,从青年人到老年人,都将这里作为“浪漫地标”打卡。
9月12日,民众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月老广场心形廊架下合影留念。 中新社记者 李庭耀 摄
如今,中国多地正以创意方式重塑婚恋文化空间,“婚恋”“喜庆”主题的文化广场和旅游场所兴起,通过将传统婚恋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为民众提供更多元浪漫体验。
四川省什邡市师古镇红豆村,依托一棵相传由诗人杜甫栽种的千年红豆树,挖掘“红豆相思”文化,修建婚俗文化体验馆,吸引新人祈福、拍摄婚纱照,并在传统节日举办集体婚礼、婚庆文化节等活动。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杜庄村,整村以“爱情”为主题,每家每户外墙均印刻爱情故事或典故,村里不仅有全市首个以村(居)为单位的婚姻登记处,还有“月老杜庄”数字乡村婚恋主题公园。
婚恋文化空间的重塑不仅体现在形式创新,也承载着文化传承与社会治理的价值。这些场所的兴起,反映了婚恋观的变迁。
今年8月29日,浙江省杭州市15对新人身着宋制婚服,搭乘杭州地铁3号线“心动列车”从黄龙洞站出发至桃花湖公园站,步入桃花湖公园体验“宋韵新三礼”婚俗仪式。桃花湖公园作为曾经的城市更新区域,已转型为集公益活动、婚恋登记、婚礼宴会等于一体的“甜蜜经济”集聚区。
8月30日,湖南省常德市国潮集体婚礼中,77对新人在亲友见证下,通过城市观礼、集体证婚、共饮卺酒等环节,许下“相守一生、白头偕老”的誓言。
山西财经大学黄河流域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院长赵巧艳认为,新型婚恋文化空间的核心价值在于契合当代人的“情感痛点”与“文化诉求”,实现对青年需求、文化传承与文旅发展的三重满足。
“新型婚恋文化空间打破传统婚恋场景的标准化局限,通过非强制、个性化场景设计,缓解青年情感表达焦虑,强化情感联结。”赵巧艳表示,这类空间作为传统婚恋文化轻量化转化平台,能够整合分散的婚恋支持资源,转化为公益咨询、一站式婚庆等场景化服务,降低青年婚恋时间、社交与心理成本。(完)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