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 刘亮)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多部门、多行业接连释放整治“内卷式”竞争的信号。透过多方表态,可洞见中国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动向。
其一,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号角越吹越广。
近来,中央多部门和多地政府在整治“内卷式”竞争上动作频频,行业协会也接连发声,倡议抵制“内卷式”竞争。
从范围上看,行业领域有所扩大。此前市场关注较高的有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目前关注热度已蔓延至电商平台、外卖行业、产品质量等领域。例如,近期市场监管部门就“补贴大战”问题约谈多家外卖平台;针对产品质量问题,进一步曝光了以“低质”产品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企业违法行为。
其二,整治“内卷式”竞争的议题日益聚焦。
尽管“内卷式”竞争表现各异,但其主要涉及企业和地方政府两类行为主体,治理的问题也具有共性。
行业方面,整治“内卷式”竞争的方向主要聚焦在行业内的无序竞争、严重的同质化竞争、低价格竞争问题。地方政府方面,招商引资存在地方保护倾向,实施不公平非普惠的优惠政策,导致无序竞争;盲目上马项目,导致重复建设和生产过剩等问题。
其三,整治“内卷式”竞争的政策机制日臻完善。
专家指出,“内卷式”竞争带来的问题需要综合整治。这不光要靠行业“自律”和有效的宣传引导,还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监管和治理机制。
近年来,中国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剑指整治“内卷式”竞争。如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国家发改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起草的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近日公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是此次修法的重点之一,修正草案料将为综合法律监管体系添上重要一环。
为促进地方政府行为规范,市场监管部门今年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施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其细化完善相关要求和举措,将有助于更好纠治当前各方反映突出的不当市场干预行为,助力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专家指出,“内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宏观经济层面存在供需失衡问题,需要在供需两侧协同发力。
对此,官方近期亦有所部署。如在供给端,官方表示将支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增加高端产能、优质供给,不断开拓多元化市场。同时,优化产业布局,遏制落后产能无序扩张;加强市场准入管理,通过提高市场进入门槛,减少过度进入,防范低质恶性竞争。
需求端上,专家强调,内需的有效扩大是缓解“内卷”焦虑的关键,需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并及时掌握需求变化情况,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
为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官方表示将强化市场监管,净化市场竞争生态,如重拳整治劣质低价等市场乱象,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和价格违法行为。今年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其在公平竞争、权益保护等方面作出制度保障,也将更好提振民营企业参与项目投资和建设的信心。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