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人物 > 正文

src=http___www.forestry.gov.cn_uploadfile_main_2017-8_image_2017-8-17-9116f558b6274fdcbab6bbc2dcbc8c85.jpg&refer=http___www.forestry.gov.jpg

  2016年,曹志刚从团职岗位上退出现役后,一头扎进了离家100多公里远的河北省塞罕坝地区,当起了“树农”。5年来,曹志刚种树种出了花白的头发,种出了深深的皱纹,也种出了沉甸甸的收获:30000亩荒山变成了浩瀚的林海,1000亩山地成了药材的天堂,他带领当地百姓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帮助他们摘掉了戴了多年的“贫困帽”,为打造京津地区生态屏障和助力脱贫攻坚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植树造林的先进事迹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曹志刚说,选择植树造林,既源于塞罕坝精神的鼓舞,也是源于儿时许下的诺言。

  内心埋下种树的种子

  1971年,曹志刚出生在赤峰市松山区一个叫做酱坊地的小山村里,他是家里独生子,父母都是下乡知青。曹志刚儿时的记忆里,酱坊地村四面环山,山上种满了各种树木,高大粗壮,枝繁叶茂;地下植被十分丰富,鲜花灿烂,绿草如茵,良好的生态环境每年都会吸引很多种不知名的雀鸟在这里栖息。

  然而,这一切都从曹志刚12岁那年开始逐渐变了模样。

  彼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开始实行土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政策。酱坊地村也一样,包括村子外山上的树木在内的大部分土地都划归了私人所有。然而,受当时人们环保观念不强、社会生态关注较少、国家林业法规对落后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村民们对自家林木进行了大规模砍伐,有的用来盖房子,有的用来做家具,还有的用来当柴火烧。不到三年时间,曾经茂密的森林几乎被砍伐一空,地上的植被也被践踏伤痕累累,面目全非,有的地方露出了大片大片的黄土地。由于没有林木遮挡,龙卷风也时常“光顾”酱坊地村,常常刮得村子漫天黄沙,遮天蔽日。此时的酱坊地村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像一位浑身长满疥疮的患者,躺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痛苦地呻吟着。

  曹志刚从小就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将所有荒山都种上树木,让大风停下来,让鸟儿飞进来,让环境好起来。

  种子在烈火中淬炼

  虽然是家里的独生子,可曹志刚从来没有享受过独生子的优渥生活。

  1991年12月,刚刚高中毕业的曹志刚就被送进了部队,父母希望他能干出一番事业,日后也好光宗耀祖。曹志刚没有让父母失望,入伍仅仅3年,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底,他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天津消防指挥学校,正式成为了一名共和国军官。随后,曹志刚的军旅生涯如同“开挂”了一般,从副连长到指导员,从机关科长到松山区消防大队主官,曹志刚的官职发生了“火箭”似晋升。2009年,年仅38岁的曹志刚官拜赤峰消防中队政治处主任一职,成为了当时全中队最年轻团职干部。

  正当人们翘首期望着曹志刚军旅巅峰时刻的到来时,2016年5月,他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不可思议的决定:退出现役,上山种树!认识曹志刚的人听到这一消息后都傻了。

  领导挽留,他拒绝了;战友劝说,他捂着耳朵假装听不见;朋友询问,他顾左右而言其他。在赤峰市区做着珠宝生意的妻子知道种树的苦累,她苦口婆心地劝说道:“志刚,咱家的日子也不差,你何苦非要找这份罪受呢!”

  其实,曹志刚知道,小时候埋在内心的那颗种子,经过火神无数次的淬炼已经生根发芽了……

  2009年8月5日9时, 内蒙古赤峰制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院内一辆装载30吨液氨的槽罐车对接氨水配制罐的高压导管发生破裂,导致液氨泄漏,直接威胁附近2000户人家和近70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负责转移群众的正是刚刚上任的松山区消防大队长的曹志刚。

  一边是剧毒的蔓延,一边是毫不知情的群众,作为一名“年轻”的指挥员,曹志刚在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在方圆3公里的范围内奔袭了20多公里,疏散了附近的全部6800余名群众,两个小时后,泄露的液氨被成功控制,群众无一人中毒!曹志刚说,经历无数次抢险救援,唯独这次最令他紧张,因为事关他身后6000多人的生死,如果自己的疏散工作稍有迟缓,将会给人民群众带来沉重的灾难!

  黄金之所以弥足珍贵,因为它在淬火中得到永生。此时的曹志刚就是一颗正在一次次接受淬火的种子,是希望之种。

  2014年3月18日16时13分,赤峰市元宝山区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石脑油储罐爆炸燃烧事件,国电化工有限公司综合罐区石脑油储罐突然起火燃烧,直接威胁着罐区中油、焦油、甲醇等八个储罐、两个液氨罐及方圆几十公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接到报警后,已升任赤峰消防支队政治部主任的曹志刚立即率领220余名官兵和高喷车、泡沫车、水罐车等48台重型消防车紧急救援。

  到达现场后,曹志刚迅速指挥着官兵投入战斗。17时40分、19时58分,石脑油罐连续发生泄压式爆炸并倒塌,正在战斗前沿指挥作战的曹志刚瞬间被巨大的爆炸冲击波震倒在地,身上也被防护堤内喷射的油水混合物灼伤。他不顾自身生命安危,边指挥着官兵撤退边设定消防车喷射角度保护液氨罐的安全。当曹志刚刚到达安全地带时,旁边的中油罐罐顶发生爆炸并呈敞开式燃烧!随着后续增援力量的及时加入,晚22时许,大火终于被制伏。在这次军旅生涯中前所未有的重大爆炸燃烧事件中,曹志刚展示出了突出的应变能力和出色的指挥水平。

  入伍26年来,曹志刚紧急出警1700多次,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优秀共产党员、杰出青年、优秀警官等荣誉数不胜数……耀眼的光环照亮了曹志刚的整个军旅生涯,也照亮了他人生的前进方向。

  曹志刚,这颗希望之种,破土而出!

  将誓言化为林海

  2016年4月,曹志刚不顾家人的反对,在离赛罕坝约25公里的山湾子村包下了3万亩荒山。随后,他换上工服,穿上黄胶鞋,戴上大草帽,“雄赳赳、气昂昂”地踏上了他的种树之旅。

  上了山曹志刚才知道,面对无水无电,且对种植技术一窍不通的他,要想征服眼前这座大山何其难。“可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选的路,硬着头皮也要走下去!”曹志刚一遍一遍地鼓励自己。

  洗衣做饭,水电是关键,开荒种树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给自己盖了几间土房当作宿舍和临时办公场所后,曹志刚从镇上请来了打井队,先后在山上打了16眼井,建了8个200m³大的蓄水池,从山下修建了一条长约20公里的山路直通山顶。当他来到镇上供电部门协调拉电上山事宜时,时任供电所所长的王东风怎么也没想到站在他面前的这位鞋上沾满黄泥、一身农民工打扮人就是昔日堂堂消防部队指挥官!在多次协调和沟通下,一个月后,4台变压器也顺利地上了山。

  为了尽快把树种起来,曹志刚专门回到家乡的赤峰市林业草原局所属的林研所取经,向专家们学习各种树木的特点和习性;怀里揣着采集的土样跑到北京相关机构做土壤质量分析,找出适合土地生长的树木种类;购买了大量书籍和视频资料学习树木种植技术。同时,他还聘请了赛罕坝种苗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员做专职顾问,为种树提供技术指导。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在树木的种植上,曹志刚选择了适应性强、耐干旱、成活率高的樟子松、黑松、云杉等经济作物。用曹志刚的话说,这几种树皮实,虽然收益较晚,但种植风险小,比较适合像他这种资金周转能力有限的创业者种植。是啊,从承包到基建、从购苗到种树,不到4年的光景,整整500万元扔在了山上,曹志刚不但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了几十万元的债。

  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发展种树和偿还债务,2019年,曹志刚自行培育了1000万棵种苗售卖。然而,由于受当时市场苗价下滑的影响,曹志刚不但没赚到钱,还赔了100多万。后来,曹志刚又先后种了西瓜、红树莓,但都失败了。痛定思痛,曹志刚总结到失败的原因是急于求成,缺乏对市场了解。随后,曹志刚又开垦了1000余亩的荒地,种上了苍术、牛膝、桔梗、苦参等10余种药材,当年就收入了100余万元。曹志刚笑称,忙忙活活好几年,头一次见着回头钱!

  每年种树时节,曹志刚都会从山湾子村雇佣40多名村民帮忙,其中,22人还成了合同工人,不但帮助他们脱了贫,还保证了他们的后续收入问题。今年初,赤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宝民前来看望他时,曹志刚信心满满、豪情万丈地表示:既然选择了种树,就种他一辈子树,给父老乡亲种出个绿水青山,给子孙后代种出个金山银山!

  如今的山湾子,风光秀美,景色怡人。走进大山,仿佛置身于一望无际的海洋,松涛汹涌,药花争艳。30000亩林海与茂盛的赛罕坝林场比肩而立,仿佛诉说着曹志刚在荒山上奋斗的故事……

      (王微)


编辑:李晴
5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内蒙古教育系统24支合唱团齐声歌唱礼赞百年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