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从电工车间生产一线普通工人,成长为“奇兵训练营”计划的一员,要深深感谢指导老师的严格和耐心,感谢企业提供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
来自贵州山区的我,从小喜欢摆弄一些家用电器,有时还会拆拆装装。因为父母在中山工作的关系,我毕业后来到了中山,成为欧普照明中山园区生产线上的一员。在这里,我身边全是数控机床、AI视觉检测、自动裁线焊接等智能化设备,数字系统、AI、AR等技术术语随处可见,尽管有些名词我也只是从书本上看到过,却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我下决心要成为操控这些设备队伍当中的一员。
去年3月,公司公布了“奇兵训练营”计划,要从一线招募对设备感兴趣的技术人员,我当时对训练营中的“机器人编程”很感兴趣,很想试一试,但又有些发怵,公司高手那么多,我一个门外汉行不行?在犹豫中我报了名,能够入选固然好,选不上也不留遗憾。
名单公布,我入选了。当然很高兴,但也有些紧张,接下来等着我的将是与之前完全不同的经历。
训练营为我指定了指导老师,制定了学习计划和各项考核、通关流程,指导老师从最基本的原理给我讲起,而我则跟随指导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他做什么,我就在旁边学习观摩,他让我搭把手,我就立即顶上,做错了他立即给我指出,做对了他会含笑赞许。在严格要求和紧张工作学习中,我感觉自己在一点一点成长。
有时候,成长是需要一个关键节点的。一天,生产线上一台机器人出现技术故障,老师带着我过去后,他就看了看,把我留在现场,自己去忙别的了。走的时候,他给我留了4个字:“仔细琢磨。”我当时都感觉天旋地转了:让我一个人面对这一切?
一边是生产线负责人的催促:“快点,要耽误生产了!”一边是我并不完全熟悉的设备,当时我都能感觉到自己额头上全是汗,只能按照老师平时的教导,硬着头皮,一点点摸索,一点点排除,终于,摸清了故障所在!我赶快去请老师过来,在老师的指点下,顺利排除了故障,机器人重新开始工作,看着老师赞许的目光,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的获得了成长。
(作者为欧普照明中山园区生产线员工,本报记者李刚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24日 13 版)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2025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