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社会 > 正文

北京:传承运河文化

“1276年,郭老爷爷发明了简仪,比达·芬奇制造的滚轮轴承早了200多年,堪称世界天文仪器制造史的飞跃。”说话的男孩名叫任境庐,是北京市东城区西中街小学五年级十班的一名学生。他口中的“郭老爷爷”是中国著名天文学家、水利工程家郭守敬。

中秋节一大早,任境庐就来到位于积水潭北岸汇通祠内的郭守敬纪念馆,穿上蓝色马甲,当起了文博志愿者。他的听众都是全国各地慕名前来博物馆打卡的同龄人。“郭守敬编制《授时历》,提出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比世界通行的公历格里高利历早了300年。郭守敬组织‘四海测验’,实现了‘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的大地测量。”任境庐一番“贯口”般的讲解话音刚落,小朋友们不约而同为他鼓起了掌。

任境庐负责的工作,仅仅是博物馆第一厅的讲解。在北京运河展厅,西城区三帆附小六三班学生李知翰已经接待了十几批前来参观的小观众。“我下午1点就到岗了,计划4点下班。可今天是中秋节,我还想多加加班,为更多参观者服务。”言谈间,李知翰仿若一位资深讲解员。

夜幕降临,还有“加场”。伴着一曲《高山流水》,由郭守敬纪念馆朵朵乐团演奏的“大运河诗词民乐赏析会”开始了。从《春江花月夜》到《沧州城》,描写运河沿线多座城市的诗篇贯穿其中。

中秋夜,月当空,运河畔,花灯下,文化味升腾。(光明日报记者 董 城 通讯员 邹韵婕)

山东:厚植家国情怀

9月29日一大早,山东博物馆门口已排起长队,“迎国庆、过中秋”氛围拉满,参观者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是戚继光少年壮志的豪情万丈,也是他保家卫国的铁血决心。”在山东博物馆的新展“山左邦彦——明清画像里的家国情怀”中,志愿者于少晶详细讲解了戚继光画像中的服饰特点,使参观者深切感受到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

本次展览将山东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和昌邑市博物馆馆藏明清时期的近50幅画像“汇聚一堂”,通过衣冠像、敕命、著述、行乐图等珍贵文物,让齐鲁先贤鲜活地再现于世人眼前。

“山左”是明清时山东的旧称,邦彦是国之俊杰,山东地区自古人文荟萃、文脉绵长的历史在这里得以展现,赵秉忠、毕自严、邢玠等明清贤臣良将的画像背后蕴藏的精神更加熠熠生辉。

“一幅幅画像背后的故事厚重而精彩,希望孩子能在文化的熏陶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来自河北保定的由女士带着11岁的孩子,一直跟随于少晶的讲解,在展厅中感悟先贤的家国情怀和精神品格。

在博物馆里,孩子们还可以在传统宴饮游戏——投壶中品读历史,在制作灯笼的欢乐氛围中感悟传统,在线装书装帧的体验中亲历传承,过一个文化味十足的节日。(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冯 帆)

陕西:触摸历史文脉

“妈妈快看,这里有一只卧着的玉兔。”9月29日,中秋节,在人群熙攘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记者循着唐代展室内的童音,看到了这只来自唐代的滑石兔。

“这件滑石兔,兔琢成伏卧状,兔头前探,双爪前伸,双目前视,一对长耳贴伏于脑后,是少见的唐代圆雕作品。”正在进行公益讲解的志愿者向小朋友边比画边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兔与明月有着密切联系,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故事都表达了中秋佳节对亲人的思念。

“今年中秋与国庆‘双节’同庆,我们确保日均100名讲解员和50名志愿者足员上岗,提供团队讲解、精品讲解及咨询服务等,减少游客排队等待时间。”陕西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蔡淋介绍。

陕西历史博物馆为少年儿童和大学生分别策划了不同的文化教育活动。面向少年儿童,陕西历史博物馆在线上推出“花好月圆中秋至,良辰美景共此时”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相关知识,学习制作玉兔月亮船,在动手过程中感受传统节日魅力。陕西历史博物馆与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等西安20所高校共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在国庆期间组织“感红色历史 悟精神之光”思政主题研学活动,带领青年学生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地标,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博物馆“大学校”的作用。(光明日报记者 李 洁 张哲浩)

辽宁:致力非遗保护

“双节”假期,走进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古代音乐文物展,仿佛融入了音乐的海洋。8000年前的贾湖骨笛、北宋大晟南吕编钟、通体铁青的“黑敢”镈钟……跨越千年的文物在数字展板上再度鸣响,节日氛围喜庆欢腾。

观众不仅在博物馆内接受文化熏陶,还能在博物馆外享受不同的精彩——辽宁将博物馆“搬到”了群众身边。中秋佳节,由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多彩非遗 点亮生活”传统技艺主题展走进沈阳丁香湖公园。关东微雕、木版年画、辽西绳结……各式各样的非遗展演精彩纷呈。拍照打卡后,慕名而来的游客王振学兴奋地说:“看不够的非遗项目轮番上阵,节日文化气息更浓哩!”

一大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抚顺地秧歌”传承人巴恒金就拎着家伙什,兴冲冲地来到了会场。换装、热身……还未等正式开始,队员们就三两成群,对舞起来。

“‘地秧歌’又叫‘太平秧歌’,用以祈祷国泰民安。”巴恒金对记者说,“‘地秧歌’承袭了满族民间舞蹈原型,又吸收了汉族秧歌之长,跳起来生龙活虎、明快有力,最能体现大家的精气神。”

说话间,一阵鼓乐响彻云霄,大家期待已久的秧歌巡游拉开帷幕。“喜庆的秧歌扭起来,这才叫过节呢!”巴恒金笑着说。(光明日报记者 刘 勇 通讯员 李青坡)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67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飞阅内蒙古 俯瞰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