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社会 > 正文

  55个品牌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73个品牌被要求限期6个月予以整改……近日,商务部联合相关部门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引发外界关注。

  此次被“摘牌”的中华老字号有许多是消费者曾经耳熟能详的品牌,比如天津“稻香村”、重庆“冠生园”、上海“西湖牌”等。这些老字号缘何被摘下“金字招牌”?

  摘牌

  此次将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是经过企业自查、地方初核、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由商务部联合相关部门公布的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除了上述被“摘牌”的55个品牌,五部门还对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限期6个月予以整改。

  招牌

  店训朗朗上口、店规过目不忘、产品物美价廉……老字号是我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既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也有丰富的文化价值。目前1000个经营规范、发展良好的品牌仍继续保留。

  / 中华老字号 /

  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制定《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对中华老字号的示范创建提出了四项基本条件:

   品牌创立时间在50年(含)以上

   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面向居民生活提供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较高的产品、技艺或服务

   在所属行业或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引领性和示范性,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赞誉

  老字号的新困境

  长期经营不善,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等,是这些品牌被“摘牌”的主要原因

  优胜劣汰 老字号不能一“老”永逸

  记者注意到,在被移除名录的老字号中,不少都是消费者心目中的“金字招牌”,甚至连大名鼎鼎的“稻香村”也赫然在列。

  在被“摘牌”企业中,天津稻香村因与北京稻香村、苏州稻香村同名而备受关注。天津稻香村品牌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清朝年间,但因与北京稻香村商标冲突,目前仅有一个“稻穗”图形商标。

  北京稻香村始建于1895年,是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近3000名员工的大型企业。北京稻香村除了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外,还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如此看来,天津稻香村和北京稻香村除同名外,公司规模、市场口碑都相去甚远。

  记者了解到,天津市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目前由天津市和平区属国有企业天津华旭贸易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因公司改制、合并等多重原因,天津稻香村早已不再生产食品糕点,经营过一段时间餐厅也已停业,目前公司仅靠部分租赁业务在维持。

  “此次未能通过中华老字号复核令人遗憾,因企业确实已不再生产相关产品,但公司并未彻底放弃‘稻香村’品牌,还会择机振兴该老字号。”这位负责人说。

  困境不同 有的经营不善,已破产、注销、倒闭

  55个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的品牌中,上海有17个。记者了解到,被移出名单的上海西湖饭店有限公司的“西湖牌”,其原有门店拆迁改造后数年间一直未能重开,实际已经不再经营;“钱万隆”酱油实际已经停产;还有的存在知识产权等历史遗留问题等,导致不符合申报“硬杠杠”。

  “双鱼”品牌是河南唯一一个被移出名录的“老字号”。记者致电“双鱼”品牌母公司——开封市天丰面业有限责任公司,对方得知记者去电意图后,表示公司已经破产,“负责人差不多都离职了,我去问问谁还能接受采访”,随后便没有了回音。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天丰面业已于2019年申请破产,并三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记者尝试联系了二十余家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的品牌所有企业,除部分公示的电话无人接听或显示为空号外,能够连线的企业多数拒绝接受采访。而少数愿意受访的企业,所解释的品牌被“除名”原因不尽相同。

  临汾市尧都区吴家宝兴熏肉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几年就不干了”;安徽寿春堂大药房表示,目前正在换店铺,等找到了新位置继续干;太谷通宝醋业负责人称,企业处于暂时停产状态,“之前的锅炉不符合国家出台的标准,等换了新锅炉就能生产了”……

  记者走访上海、天津、重庆、安徽地区相关企业发现,长期经营不善,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等,是这些品牌被“摘牌”的主要原因。

  老字号的新发展

  老字号必须直面消费新趋势、新场景、新需求,在坚守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同时,创新技艺、产品与管理模式,从而紧跟时代发展脚步。

  “有进有出” 动态监管确保老字号成色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商务委介绍,17个移出名额将被用于推荐其他优秀企业申报中华老字号。上海已从104个新认定的上海老字号中遴选,积极参与创建新一批中华老字号,争取“进”的数量大于“出”的数量。

  “优中选优”“有进有出”是中华老字号复核工作一大特点。

  为推动中华老字号顺应市场机制、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今年4月,商务部联合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文物局,部署开展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坚持“优中选优”的工作原则,建立实施“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对已有中华老字号进行全面复核。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将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是经过企业自查、地方初核、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由商务部联合相关部门公布的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

  除了上述被“摘牌”的55个品牌,五部门还对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限期6个月予以整改。

  “这其实是对中华老字号更深的爱护。”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张丽君表示,聚焦建立健全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长效机制,推动老字号对标先进理念、顺应市场机制,加快守正创新发展,通过“有进有出”的动态监管制度,来确保老字号“金字招牌”的成色。

  守正创新 “老字号”开始积极转型

  其实,更多的中华老字号并没有在“金字招牌”上躺平,他们在转型的路上认真的“内卷”着。

  郑州某知名餐饮管理公司总经理张志斌,为郑、汴、洛三座豫中城市里的几家本地“老字号”提供品牌推广支持,对此他深有感触。张志斌表示,老字号其实更多意味着品牌老化,对主力消费群体的吸引力缺失,再加上餐饮环境变化太快,“前两年还在扎堆搞外卖,今年餐企又开始面临直播带货卖预制菜了——这些都让老餐饮人无所适从”。

  张志斌表示,好在不少意识到问题的“老字号”,开始积极转型。比如郑州一家知名小吃老品牌,斥资近百万重新对店面进行空间及平面设计,并且调整了品牌定位,通过品牌年轻化积极向年轻人靠拢。开封本地“老字号”黄家老店也开始请抖音博主,对重新包装的速冻产品,进行直播带货,“一套‘组合拳’下来,消费者明显感受到了这些老品牌迭代所焕发的新生机,也真的让店面营业额实现了近年来的同比新高!”

  除了正在积极转型的老字号外,一些更早“觉醒”的老品牌如今已用创新和“联名”,完全焕发新生。

  北京稻香村的“零号店”,用既时髦又带有北京韵味的各类点心吸引众多年轻人排队购买;有着200多年中医药文化积淀的长春堂,在去年开设了一家新中式茶楼“顺时而饮”。此外,卖烤鸭的全聚德推出了辣条月饼,卖茶叶的吴裕泰推出了抹茶冰激凌……这些老字号突破自我、守正创新的举动,让年轻人趋之若鹜倍加推崇。

  “2022年,中华老字号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1.2万亿元,近七成企业实现盈利。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在商务部披露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当天,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老字号深挖文化底蕴,对标先进理念,守正创新发展,更好发挥示范作用。

  人民日报评论

  老字号要实现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统一

  有人说,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劣势也在于“老”。“老”,一方面意味着多年积淀打磨了工艺、塑造了品牌、积累了声誉,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相较年轻品牌,解决观念陈旧、机制落后、顾客流失等问题更为迫切。随着市场发展,产品供给越来越丰富,消费者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当长板不再突出、短板日渐显现,一些老字号的发展步入了十字路口。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规律。此次复核,对不同经营、发展状况的品牌分别作出移出名录、限期整改、保留中华老字号称号等决定。这一顺应市场规律的举措,有利于确保中华老字号“金字招牌”的成色。同时,“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也是对企业的一种警示: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面对市场的变化和新兴品牌的冲击,踟蹰不前或是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注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甚至会被市场淘汰。如何跟上市场发展节奏,交出消费者满意的答卷,是每个老字号企业在发展道路上都必须回答好的课题。

  针对想要吃得更健康的需求,研发低糖低脂的新口味;面对需求愈发个性化,推出跨界联名的定制包装;着眼消费习惯和渠道发生的变化,积极触网直播带货……近年来,不少老字号发力新零售,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创新,推动品牌年轻化,成功探索出转型之路。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华老字号企业营业收入已超过2022年全年水平,发展势头良好。今年“双11”购物节开启当天,有85个国货品牌一开卖,销售额就破亿元。市场的反馈证明了,瞄准消费者的新需求,守正创新发展,就能把老字号的招牌越擦越亮。

  作为我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老字号既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也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促进品牌消费的通知》提出,“充分发挥老字号在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抓住国潮兴起的机遇,充分挖掘、活化利用文化资源,用以赋能产品质量和服务,老字号品牌才能培育更多消费新热点,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厚植竞争优势,赢得发展未来。

  变则通,通则久。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立足优势锻长板、与时俱进补短板,坚守匠心品质、创新产品服务、提升质量水平,实现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统一,老字号企业定能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绽放新魅力。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大象新闻等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86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飞阅内蒙古 空中俯瞰国家北方足球训练基地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