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社会 > 正文

聂可涵(左)和爷爷奶奶在家吃饭。

在不少农村家庭,奖状是重要的“家装”。一面面奖状墙,记录孩子的成长,装点家庭的梦想,也描摹出乡村教育的发展。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江西省万年县村里人家的墙上,又添了几张新奖状,每张都是一个成长的故事。

在奖状墙上,看到家庭的底气——

垱下新屋村,“奖状搬新家咯!”12岁的柴俊皓踮起脚,把一张张奖状贴上墙。水泥墙上胶带粘不牢,容易卷边,柴俊皓用手反复按压,想贴得更牢些。

柴俊皓一家搬入新家。家里最亮眼的“装修”,就是姐弟三人在学校获得的80多张奖状。

小学六年级的柴俊皓,特别钟爱墙上那些数学奖状。每天写完作业,柴俊皓就会坐在家里的旧课桌前,钻研比较难的数学题。桌上堆满了解题的草稿纸,铅笔头磨得只剩3厘米。

前不久,柴俊皓新获得了一张“进步之星”奖状,他贴在姐姐的英语试卷、弟弟的美术比赛证书旁,迫不及待地想让父母看看。

柴俊皓家是监测户,孩子们的努力和进步是一家人的希望。“娃娃努力,也是为我们增底气。”柴俊皓的爸爸看在眼里。

在奖状墙上,看到乡村教育的更多可能——

在塘边麻雀坞村聂可涵家里,奖状墙上充满艺术气息。

每到假期,在县里读初二的聂可涵就回到奶奶陶金花的家,去弹一弹“留守”的钢琴,看一看充满回忆的奖状墙。从餐厅到客厅,半屋子的墙面被奖状贴满了。“看着这些奖状,吃饭都要香一点。”祖孙俩说笑。

一张学校文艺汇演优秀奖的奖状,背后倾注了奶奶的心血。

小学三年级时,聂可涵喜欢上了钢琴。“奶奶,我想学。”看着孙女渴望的眼神,陶金花咬咬牙,拿出积蓄买了钢琴。

如今,一些留守老人的观念也在更新。“不能只看学习成绩。”陶金花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东西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趁着小学学业压力不大,孩子想学,有能力就一定要供她。”

往后几年,不论刮风下雨、周末假期,陶金花都骑车50分钟,带着孙女到县城练琴,给她陪伴和支持。

“我当教师快40年,感觉现在的老人们看得更长远了。”聂可涵的小学班主任张德财说,聂可涵不仅成绩优异,艺术方面也“很有出息”。

在奖状墙上,看到孩子们的奋发向上——

射林村的张丝甜从小喜爱运动,她家的墙上,体育奖状贴得高高的。有一张学校运动会的奖状,虽然只是第六名,但她尤为看重。

那是张丝甜第一次报名女子1500米跑。前两圈,她还能保持节奏,第三圈时就像腿灌了铅的稻草人,连加油声听起来都化作了尖锐的耳鸣。

“甜甜,看这里!”突然,场边出现一个熟悉身影——姐姐在跑道内场陪跑起来。最后,姐妹俩踩着相同的节奏冲向终点。一个人的奖状,浸着两个人的汗水。张丝甜说:“跑道会记得,有个榜样跟我一起追过风……”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2日 04 版)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方琳
5764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致敬白衣天使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