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文化 > 正文

  □孟和

  岁月翻开了又一新年,时间轴来到了2024年。然而在过去的2023年,我们生存的这个蓝色星球上还是发生了很多不该发生的让人痛心的事件。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哈马斯之间的战争,上万无辜贫民失去生命,加沙民众流离失所;俄乌冲突更激烈,疫情三年经济复苏乏力,各国自然灾害频发,民众生活成本显著增加,加薪罢工游行时常发生。

  虽然我国经济可以用“这边风光独好”,但受大环境影响,无论是社会还是每个家庭,甚至我们每个个体都经历太多的不平凡。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讲到“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一些群众就业、生活遇到困难,一些地方发生洪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这些我都牵挂在心。”总书记的话语重心长。

  这一年发生这些经济、就业、地产经营等困难深刻影响到了每个家庭、每个人,有可能还继续影响下去。我想这也是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特征。面对这样的大变局新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所以在新的一年里,更需要我们克服困难,冲破艰险,甩开膀子,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在前行的路上我们每个人不能缺少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抗压精神支柱。在这一时刻我在思考,岁月点点滴滴的磨炼也给了我们,或者是锻造了克服任何困苦的强大的精神支柱。而且正是这种精神支柱推动你我一直前行。这也正是战胜所有困难的信心。

  所以此时此刻,让我想起我自己儿时的很多与别人不一样特殊经历,而这一段经历便是我能够克服所有困苦信心的来源。因此想记录其中的一两段值得回忆的经历,来标记心路历程,提炼生活的真谛,温暖我们的心肺,感悟生命的美好,也当作前行坐标吧。

  儿时的那个年代真正磨练了我能吃苦,能抗压意志力。那一段艰苦经历使我的人格和阅历更加成熟和丰满,成为现在合格的守法遵法的社会一分子。因而让我感到弥足珍贵。

  我儿时那个年代,国人恐怕都为果腹而终日忙碌。我生活的这个家庭也不例外,有可能是更为艰难的一个。我们兄妹五个,再加上外婆爷爷奶奶八个人的生活全靠父母在村子小学教书的微薄收入维系。再加上父亲出身不好,时常受到歧视。我们那个村是个半农半牧自然村,村里的人们都有自己家的牛羊,还有自留地,所以村里的人基本不为吃喝犯愁,口粮由生产队按家庭人口免费分发,大多数家庭有奶牛,还能喝上牛奶奶茶。但是我们家不是生产队户口,所以与村里的上述福利没有一点缘分。全靠粮站供给父母的几十斤谷子、玉米和高粱度日。谷子高粱玉米买回来还得磨掉皮壳,加工成小米高粱米。原本供给的这几十斤粮食远远不够一家人的食用,加上磨皮加工,可食用的米又减少三分之一,更不够吃了。所以挨饿是常态。为了填饱肚子,磨米时,父母在磨出的米里特意磨进皮糠,再磨面。这种掺入糠的面只能蒸窝窝头或锅贴,而且和面极不好和,因为面里有糠无法抱成团。窝窝头在嘴里嚼起来就像嚼沙子似的,下咽时常卡在食道,不是拍胸捶背,就是喝水才能咽下去。一日三餐没有什么别样,而且经常吃不饱。可是只要有一次填饱肚子,不知感到多么幸福。常吃这种含糟糠窝窝头的不良反应是大便排泄困难,说起来都可笑,想大便是便不出来,有时候父母给我们往外扣才能便出来,出来的大便像驼粪蛋似的,后来才知道这是吃糟糠吃的。其实最大后遗症是我们兄妹几个成长期的营养严重缺乏,导致经常生病。现在还能在我们身上看出营养不良造成的发育缺陷。

  那时,过年过节粮站才供应每人一斤白面和半斤大米,白面只够初一吃顿饺子,大米除夕晚上作为唯一的年夜饭吃上一顿,我记得,父母闷饭一半是白米饭,一半是小米饭,是黄白分明,不知我妈怎么闷出来的。原因是白米饭不够全家人吃,只好焖一半小米饭,而且爸妈盛上吃小米饭,给我们盛大米饭吃,不懂事的我们几个还抢着吃,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那米饭吃在嘴里那个柔滑劲啊,现在想起来都有美滋滋的幸福感!现在人谁还稀罕白面大面啊。可那时做梦都想吃大米白面啊。所以我现在对“逢年过节吃点粗粮改善生活”这句话特别反感。他们没有经历朝不保夕糟糠果腹的艰难岁月。

  喝奶茶是我们的传统习惯,生产队知道我们家没有自己的牲畜和奶牛,也看到我父母在村里当老师人好,每天给我们分上二斤牛奶,这是我们喝奶茶唯一奶源。可到了冬季生产队里就不挤奶,我们就没有牛奶来源。只好喝没有奶的黑茶。人家村民家家都有奶牛,不缺奶。好心的村民知道我们没奶喝奶茶,就对我爸妈说,早晨让你们孩子来我们家取奶子兑茶喝吧。父母看着家里老小每天早上喝黑茶吃窝窝头,强忍受人施舍掉面子的心情,答应了去取。我是家里老大,大早起来去人家要奶子的事自然落到我身上。严冬一大早爬起来,就哆哆嗦嗦地拿上一斤量的白瓷茶缸去取奶子。日久,我开始有点反感,甚至胆怯了。心中总有一种受人施舍,没有尊严的感觉。但贫穷真的没有尊严可言!我记得那家的老奶奶从奶桶里一勺一勺蒯上牛奶,把我缸子盛满,最后还从我缸子里蒯回去一勺。我对那家老奶奶的这一动作非常奇怪,当时不懂,后来才知道,往回蒯回去一勺却是有寓意的,是不把自己家的福禄送给别家人。那时虽然是个孩子,但那种无法诉说的屈辱感犹如针刺心肺,尤其每当端着缸子走入人家的那种乞讨般的感觉一直深深地烙在心里。但我还是非常感恩村里那些善良淳朴、与我们非亲非故人们的相助和接纳。有了这样的经历,我更能够深刻感悟佛教“托钵化缘”内在的施舍慈悲业力,也催化了我人生的成熟速度。我想这就是我能够克服任何困苦的最夯实的功底。

  六七十年代是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也是我的少年时代。在农村生活只有付出艰辛的体力劳动才能继续生活的一切,稍有懒惰就有可能断粮断水,甚至没柴可烧。对我们家来说解决烧柴也是个天大的事。那时的乡村哪儿有煤炭,见都见不到。村民的燃料基本上就是山上砍来的柴火,牛粪等。村民的烧柴基本上由生产队给解决,加上村民都有牛羊,牛羊粪就够他们烧饭取暖了。可我们家没有牛羊,也就没有牛羊粪可烧,生产队里也不可能给我们解决,因为我们没有生产队户口嘛。只好我们自己上山砍柴解决烧柴。所以只要放假上山砍柴是我父亲不二的选择。最初父亲领上我们哥仨爬上南面那座陡峭山坡砍柴。把砍好的柴火,父亲按我们能背动量捆扎好,准备背下山。捆扎柴火只有父亲能捆,我们小孩没那么大力气,也不知道怎么捆,只好打下手。柴火竖着捆扎背在身上紧贴后背合适得劲,可背上柴火人就像陷进里面,柴火的体积比我们身子大几倍,我想重量也比我们体重重。背上柴火下山时我们仨跟在父亲后面排成一行沿着陡峭的山坡缓缓下行。如果不小心踩空或晃倒,将跌入山谷毙命无疑。到家十几里路的行程,中途休息四五次,到家时汗水已经浸透了厚厚的棉袄,头上直冒白气。再后来我们哥仨就可以独立砍柴了。家里柴火成堆了,这时似乎有了“安全感”,我们“心里不发慌”了。除了砍柴还得到野外捡牛粪也是主要的烧柴储备方式,为了捡牛粪,凌晨三点起床顶着刺骨的寒风奔赴“战场”。如果起晚了牛粪就让别人捡走了。最后还要把拣好的牛粪一篓一篓背回家。背柴背牛粪步履蹒跚回家路上,常常渴望回家后吃上一碗白开水加“糖精”(一种调味剂,没有任何营养,过量或长期食用会中毒)泡的炒米。可这是当时奢望!我有时调侃自己说,儿时长期背负重物造成了我今天的“罗锅”。然而这正是生活磨炼的“美丽”或“修行”,修炼了克服困难“内功”和信心,这也是我最大的财富。

  后来也深刻地反省过,我那居住的村子是三面环山,起初山林茂密,到处溪水潺潺,一到深秋满山林木印染绚丽色彩,野杏野果垂满果树。但是在那个年代没有环保意识,人们随意砍伐山林。生长几百年的珍稀树木都被砍伐,植被山林受到了严重破坏。诚然我就是破坏者之一,虽说是因为生活所迫,但还是感到非常内疚,甚至有负罪感。

  艰苦的那个时代,给予我儿时很多很多成长的“养分”。割麻黄卖钱、卖秸秆奶牛粪来补贴生活和学费是我重要的“副业”,还让我学会裁衣缝纫、播种收割,打草养畜,直至自给自足。所以我也感激那个时代,更感恩那个时代的磨练,没有那个时代的经历,我不会有今天的从容面对纷繁复杂的未来的勇气和信心。

  岁月荏苒,新时代更令人奋进。所以对未来更加美好的期待,无不信心满满。细细品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更加深刻地感悟到,我儿时的艰苦经历是上苍的恩赐,她让我有足够的底气和“功底”去面对任何挑战和困苦。这既是人生的意义,更是生命的“岁月静好”。

  2024年1月9日 呼和浩特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张弛
101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春到壶口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