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人民日报》第11版刊发了《内蒙古扎实推进“温暖工程” 找准供热“病根” 治理多年“顽疾”》的文章,报道了2023年12月,内蒙古决定在全域实施“温暖工程”,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找准供热“病根”,制定“一小区一方案”改造计划。
报道全文如下:
《人民日报》(2025年2月21日11版)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最低气温在零下15摄氏度左右,赛罕区馨康花园小区的住户刘转莲家中却是暖意融融,阳台上各式各样的盆栽花卉格外惹眼。
刘转莲今年58岁,平日最大的爱好就是侍弄花草。“往年冬天,家里的温度时高时低,最低时只有12摄氏度,人冷得受不住,许多花也开不了。今年温度稳定在20摄氏度以上,花开得更好了!”刘转莲一边浇花一边说。
馨康花园小区建成于2010年,面积大、楼栋多,往年采暖季“跑冒滴漏”现象频发。
横跨“三北”,冬季漫长严寒,内蒙古各地供热期普遍在半年以上,高寒地区长达9个月。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集中供热以来,由于区情复杂、缺乏系统筹划及投入不足等原因,供热投诉数量居高不下。如何保障所有群众温暖过冬,一直是内蒙古民生工作的难题。
2023年12月,内蒙古决定在全域实施“温暖工程”,通过争取国家部委支持、政府配套、企业出资等方式完成投资196亿元,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对热源、热网、热力站、住户等进行了多轮全链条排查,找准供热“病根”,制定“一小区一方案”改造计划。
“‘温暖工程’实施后,我们对馨康花园小区供热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及时进行了管道更新改造。”呼和浩特市城市燃气热力集团城发供热公司金桥分公司运营四所所长韩博介绍,自去年5月以来,已更换小区庭院管道、局部单元立管共7141米,更换各类阀门1135台,8月初便已完成全部改造任务。
热源不足,也是内蒙古亟待解决的供热难题。在呼和浩特市富泰热力股份公司光明热源厂内,一股股来自70余公里外大唐托克托发电厂的发电余热,顺着一条条地下管道,流向千家万户。
2024年,呼和浩特市对大唐托克托发电厂、金山热电厂两大长输热源进行“挖潜扩能”,新增热电联产供热能力3800万平方米。“利用热电联产这一方式,蒸汽不在降压或减温减压后供热,而是先发电,然后用抽汽或排汽满足供热需要,可极大提高能源利用率,有效解决热源不足的问题。”呼和浩特市住建局公用事业管理科科长邬磊介绍。
远距离输送的热能如何实现高效调度?走进呼和浩特市智慧供热平台总控室,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市热源、热力站以及供热管网的运行状态,供热情况一目了然。
“通过安装管道传感器、室温采集器,平台可以及时发现供热问题,监管方式由接到投诉被动处置,向事前预警主动服务转变。”呼和浩特市城市燃气热力集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人员苗永青说。
供热质量上去了,绿色环保也要跟上。走进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陶尔庙嘎查,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安装着光伏板。牧民敖特根巴雅尔指着家中一个冰箱大小的铁柜子介绍:“这是蓄热式供暖设备,通过光伏发电加热水箱,10分钟内就能把室温提升3到5摄氏度,现在温度能达到22摄氏度。”敖特根巴雅尔算了一笔账,自家屋子的面积大约230平方米,冬季取暖费用比烧煤能节省近一半。
内蒙古持续推进清洁供暖工作,在农村牧区推广使用光伏、电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使用,提升环保水平。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