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2025年2月27日,《中国气象报》第3版刊发题为《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精进智能气象节水灌溉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文章,报道了从研发升级“智能节水灌溉气象服务”预报技术,到建成内蒙古突泉县全国首个智能气象节水灌溉示范区,再到在全区66个粮食主产县、全国14个省(自治区)推广应用228万亩,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精进智能气象节水灌溉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报道如下:

《中国气象报》(2025年2月27日3版)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将科研方向与业务服务需求紧密结合,深耕智能气象节水灌溉技术;

  ◆强化示范带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扩大农业气象服务效益;

  ◆强化“传帮带学”,注重科研精神传承,促进气象科技研发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刚刚过去的雨水节气,北疆大地仍裹着灰黄色的冬装,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农业气象专家深入包头市、鄂尔多斯等地,开展智能气象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推广和需求调研,提早进入了“春忙”状态。

  从研发升级“智能节水灌溉气象服务”预报技术,到建成内蒙古突泉县全国首个智能气象节水灌溉示范区,再到在全区66个粮食主产县、全国14个省(自治区)推广应用228万亩。这把农业节水增收的“金钥匙”,见证了一批批内蒙古农业气象专家扎根大地二十余载、接力攻关创新的生动科研实践。

  扎根田野,践行科研报国“初心路”

  内蒙古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农业稳产增收的关键因素。早在1996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专家侯琼等人便将目光投向于此,怀着要让每滴水都用在“刀刃上”的信念,侯琼和她的团队在巴彦淖尔、通辽等地开启了“土壤水分探秘”研究。

  依托科研项目,团队成员们分析了玉米农田土壤水分运动特点和作物生长发育规律,首次提出春玉米根系动态变化模拟方程,确定出玉米不同发育期农田优化灌溉指标等,并基于水分平衡原理建立了灌溉日期和灌溉量预报模型。

  “将科研成果融入业务服务”这一目标从未改变。2002年,研究团队进一步深入通辽市、巴彦淖尔等地开展节水灌溉预报技术试验,研发春玉米节水灌溉气象预报系统,成功实现了提前3—5天灌溉日期和灌溉量的实时预报。这背后,是老一辈科学家坚守的科研精神——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用技术突破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集智攻关,勇攀农业气象科技“新高峰”

  解决了单站点节水灌溉气象预报的问题后,团队并没有停步不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如何进一步降低区域灌溉成本,确保精准灌溉到每个地块?这是团队亟待攻克的一个难题。

  科研要服务社会、要报效国家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勇攀科技高峰。团队成员们经过近四年研究,依托区盟旗三级气象部门共建共享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升级研发了适用旱作农业区的滴灌、喷灌等灌溉方式的智能气象节水灌溉技术。

  这项技术,基于“内蒙古智慧农气”云平台和手机客户端,可实现基于农田位置和田块的土壤墒情逐小时滚动网格监测,并提前10天精准预报出农田的灌溉日期和灌溉量,打通了农业气象节水灌溉服务不精、不细、不到地块的“痛点”。

  使命接力,开出智慧气象节水灌溉“遍地花”

  通过老一辈农气专家二十余载潜心钻研和传帮带学,团队骨干武荣盛接过智能气象节水灌溉预报服务技术的接力棒,促成更多科研成果持续“开枝散叶”。

  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应用,助力粮食主产县累计实现节水2亿立方米、节电2.7亿度,增产约4.5亿公斤、减支增收9.4亿元。该技术与水肥一体化工程相结合,实现了每公顷增产约3000千克,减支增收6240元,气象贡献率达25%。

  “我们不仅要传承技术,更要传承那份‘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研精神。”武荣盛道出了农业气象团队使命接力、薪火相传的法宝。在他看来,能将科研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现实成果,就一切都值得。

  春风吹过希望的田野,气象科学家们的身影依然忙碌。他们用二十六载春秋破解节水难题,以创新之火点燃农业未来——这,正是科学家精神最生动的注脚。(李红梅 高菲 李云逸)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杨净毓
78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飞阅内蒙古 航拍小井沟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2025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