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喜
北疆新闻呼和浩特3月9日电(记者 张鑫)交通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排头兵角色,同时也是治沙领域的先行者。多年来,全国政协委员李喜秉持科学治沙理念,通过长期科研与工程实践,探索出 “阻、固、输” 三位一体交通设施防沙举措,逐渐形成 “以路治沙” 模式。
李喜在过去一年履职尽责,积极投身交通领域生态保护工作,为守护北疆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2024年6月,李喜参与了中财办、国家林草局组织的科尔沁沙地治理调研,自治区政协组织的 “三北工程” 防沙治沙生态保护调研,以及交通运输部组织的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 “以路治沙” 调研。调研期间,李喜向调研组详细介绍 “以路划区、分割治理” 的公路治沙经验。沙区道路不仅承担交通功能,还通过合理规划建设及在两侧种植防风固沙植物,实现 “以路治沙”。他还提出内蒙古穿沙公路建设需求。调研组深入沙地,与治沙专家、农牧民交流,肯定了内蒙古 “以路治沙” 与致富相结合的创新做法。新建道路沿线治沙效果显著,农牧民表示道路修通后,治沙材料、设备和技术指导得以进入,沙生植物种植既固沙又增收,公路成为致富路。
调研结束后,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指示,李喜迅速组织开展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区 “以路治沙” 规划编制工作。该规划于 2024年8月印发实施,规划到2030年新改建穿沙公路6363公里,带动治沙1201万亩,同步实施养护工程8384公里,形成 “以路划区、路定沙阻、路进沙退、路通业兴” 格局。国家将内蒙古规划建设任务全部纳入支持范围,增加约66.8亿元中央补助资金用于项目建设。
在推动实施方面,为减轻地方资金压力,李喜积极向交通运输部争取,提前下达中央专项补助资金17.8亿元,并呼吁多渠道投入。穿沙公路建设已纳入2025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成为2025年全区交通系统重点任务。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门提前做好开工准备,2025年计划建设2500公里穿沙公路。预计到2030年,将形成完善穿沙公路网络,改善农村牧区交通条件,提升沙区公路服务水平,改善沙地农牧民出行,加强沙区与区域城镇、乡村联系。同时,加强公路养护,优化防沙公路设计与施工工艺,提升交通安全保障能力。
李喜表示,“以路治沙” 打通了沙区群众与外界联系,为沙区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作为政协委员,他将持续按照国家战略部署,深入调研,倾听社情民意,发挥专业特长建言献策,助力打好打赢沙地歼灭战,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