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天下黄河第一飞”(主办方供图)

  北疆新闻磴口7月20日消息(张杨 金树泉)7月20日凌晨5:00,晨曦伴着薄雾,31辆皮卡载着31只热气球,从磴口航空飞行营地出发,驶向30多公里外杭锦后旗的一处村庄。当天,2025年全国热气球挑战赛磴口站第三次飞行第七次任务限时最长距离项目——飞越黄河挑战赛,将在这里起飞。

热气球飞越河套平原 记者 张杨摄影

  竞技规则:速度与距离的博弈

  “今天的竞赛科目叫限时最长距离,热气球起飞后90分钟内,能飞的最长距离计算成绩。”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一部副主任刘涛介绍,飞行员在空中飞行时,不得超出竞赛空域、超出任务限制高度和竞赛限制高度,否则都将受到相应处罚,直至取消成绩。  

王炜玥在安装热气球设备 记者 张杨摄影

  追梦少女:从高原到蓝天

  一大早,来自青海格尔木的19岁女孩王炜玥,作为主飞杨寺的助手,和同伴一起,忙前忙后地卸球框、铺地垫、充气。此时已有其他参赛热气球升空,王炜玥显得有点着急。主飞杨寺起飞瞬间,王炜玥被带倒摔了一跤,弄了自己一身土。  

王炜玥充满自信和阳光 记者 张杨摄影

  “我以前也没看过热气球,现在越来越喜爱热气球,将自己的爱好变成了自己的工作,也挺不容易的。”王炜玥在叔叔的倡议下,从格尔木赴太原学习热气球飞行。“热气球在天空飞行,非常自由,也非常好看。人们在城市里待久了,会厌倦城市的喧闹,飞热气球,不断地跟大自然接触、亲近,我就觉得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王炜玥是此次挑战赛年龄最小的参赛者,从小热爱运动的她,却从未想过与热气球结缘。“能遇见这个行业和这个行业里的人,感觉很幸运。而且在这个行业里,大家都很照顾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王炜玥说,现在有机会从事热气球这个职业,也算是命中注定吧。“希望飞行员们能注意安全,也希望自己能在这个行业创造一个纪录。这个目标很大,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但我一定会努力的。”

  当天的比赛中,王炜玥的搭档杨寺,以21.842千米的成绩取得单项第一。  

左丹降落瞬间 记者 张杨摄影

  特殊战术:飞热气球也离不开大数据

  来自山西大同的热气球教员左丹,当天第一个起飞,也是第一个降落。“就是为了抢时间,大数据分析,越往后风会越小,所以我要用最快的速度起飞,这个设计也是在起飞之前设计好的。”左丹是东北人,娶了大同媳妇,并留在大同发展。

  “对磴口的环境非常熟,这几年经常来这飞,飞过跳伞、空投试验,今天没飞沙漠,飞沙漠,我对环境更熟悉。”带着东北人的幽默,左丹直夸磴口好:“吃的好,人也热情,最美的是天空,特别干净。今天早晨起来,天空特别蓝,还有一层薄雾,一飞起来那种感觉太棒了。”  

刘忠羽落在了老乡家羊圈 记者 张杨摄影

  意外状况:降落到老乡家羊圈

  来自北京的参赛选手刘忠羽,在赛时接近尾声之际,将热气球落到了老乡家的羊圈里。  

刘忠羽降落瞬间 记者 张杨摄影

  这位2018年拿过全国锦标赛冠军,2019年获得全国俱乐部联赛冠军,在不久前结束的2025年全国热气球冠军赛上获得第一名好成绩的选手,对当天的表现直言“不理想”,“起球的时候出了点状况,起飞晚了,风的变化比较大,起飞后没有优势,感觉稍微差一些。本来不打算落在羊圈里,老乡很热情,说可以落,所以决定落在这。”虽对当天表现稍感不理想,但谈起对磴口的印象,连连称“好”,“主办、吃住都非常好,竞赛也飞的很多。黄河上空很漂亮。这次比赛我还得继续努力,争取拿冠军。”

  角色转换:更好做好裁判工作

  同样来自北京的张海萍,此前担任热气球竞赛裁判长,这次却以选手身份参赛,张海萍表示,“进行角色转换,是为了之后更好地做好裁判工作,也是对飞行员的飞行流程更加了解更加熟悉,知道飞行员的操作难度在哪,希望对我后续裁判长的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张海萍降落到黄河的河滩上 记者 张杨摄影

  “我每年都会来这飞,但今天是我第一次自己驾驶热气球,飞翔在黄河上空,景色特别美。从今天早上出发,一路迎着朝阳加上晨雾,伴着热气球升空之后,俯瞰整个黄河母亲河,尤其是黄河流域那个弯曲的弧度,真的特别美。”张海萍谈及当天自己的表现时称,“打个8分吧!这相当于我竞赛飞行里的第三场,我对我自己的要求没有定太高。今天我的平均风速大概是14公里/小时。今天落在了河滩上,实在是没有回头风了,只能落在河滩上。”  

空中俯瞰河套平原 记者 张杨摄影

  当天的比赛虽告一段落,但接下来的几天,沙漠飞行挑战赛、蜻蜓点水等精彩赛事还将轮番举行。内蒙古磴口,正以“天下黄河第一飞”的豪迈气概,向四海宾朋发出诚挚邀约——观热气球精彩赛事,品华莱士甜美香瓜,感受河套平原特有的热情与淳朴,必将为您带来难忘的夏日记忆。(完)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张弛
10904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党史展厅亮相校园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