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疆新闻呼和浩特10月28日消息(记者 张鑫)自动化设备精准筛选葵花籽,装载机高效转运原料,满载葵花产品的货车即将发往全国各地……在赤峰市巴林右旗宝日勿苏镇田园稻香农产品加工基地,机械轰鸣奏响产业振兴的“进行曲”。

走进基地加工车间,大型筛选设备有序运转,工人熟练操作机械完成葵花籽的分拣、包装。
“我们从种植户手中收购优质葵花籽,通过精细化加工,将原本的‘原料型’产品升级为附加值更高的商品。”基地负责人介绍,从简单的原料收购到深加工、品牌化销售,每一粒葵花籽在基地都实现了价值跃升。

该基地凭借规模化加工优势,年加工葵花籽达数万吨。从田间地头的“金疙瘩”到车间里的“香饽饽”,葵花籽的“身价”在加工环节持续攀升。通过去杂、精选、分级等工艺,葵花籽的商品性大幅提升,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逐步打开了国际销路,产品附加值较原料阶段提升30%以上。
产业发展的红利正惠及当地农户。该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与周边种植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既保障了原料供应,又让农户享受到产业增值的收益。“以前种葵花,卖原料价格波动大,现在把葵花送到加工基地,不仅收购价稳定,还能在加工环节分红。”宝日勿苏镇一位种植户算了一笔账,加入基地合作后,他家每亩葵花的收益比单纯卖原料增加了近千元,全年增收超万元。

在加工基地的仓储区,一座座“葵花山”被整齐划分,成袋的加工产品码放如林,等待发往各地市场。装载机穿梭其间,将原料精准送入加工设备,智能化的生产流程让加工效率大幅提升。“我们引入了先进的加工生产线,从筛选到包装实现全流程机械化,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提高了生产效率,每天可加工葵花籽数百吨。”基地技术负责人说。
田园稻香农产品加工基地推动宝日勿苏镇从传统农业种植向农产品深加工转型,延伸了葵花产业链,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可持续的产业动能。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