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娱乐 > 正文

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很多与汉字起源有关的神话传说。其中,仓颉造字说广为大家熟知。近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河南南乐县,走进仓颉文化博物馆,感受先人的古老智慧。

南乐县仓颉文化博物馆内仓颉庙。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据悉,仓颉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馆内有仓颉陵及仓颉庙,主要建筑有朝天门、仰圣门、六书殿、字圣坊、藏甲楼等,一些历代石碑石刻收藏于陵庙之中。

南乐县仓颉文化博物馆内造字台。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据仓颉文化博物馆讲解员介绍,相传仓颉为黄帝史官,当时各部落的结绳记事法互不相同,为便于交流加强沟通,黄帝命仓颉创造统一文字。仓颉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万物形态等,创造出最初的象形文字。

据许慎《说文解字·序》记载:“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由此可知,“文”与“字”是有区别的。最原始的象形字叫“文”,后来的形声字叫“字”。“字”由“文”孳生繁衍而来,逐步增多。

南乐县仓颉文化博物馆内正殿。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据介绍,每年谷雨节气,周边的民众都会来到仓颉陵拜祭仓颉,逐渐形成规模盛大的庙会。而今,仓颉庙会依然在举行,并且越来越兴旺,人们用这种方式代代纪念传承。(实习生梁昊怡对本文亦有贡献)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0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大漠深处奇美粉红湖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