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娱乐 > 正文

人民网北京5月6日电 (刘颖颖)适逢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之际,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暨《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新书发布会”近日举行。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表示,中国人的内涵、品质、学问、成长均来自于“活着的榜样”。对于学人而言,“先生”正是这样的榜样,在人生品德、生活态度、学术良知、时代精神诸方面提供了典范。

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汲传波梳理了《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一书的出版历程,指出“传承”系列讲述活动与相关图书的出版,将使更多人感受到前辈学人的风采与北大薪火相传的学术风貌。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提出,“传承”的对象既包括知识与学问,也包括品格与态度。大学是历史与未来、已知与未知交汇之所在,是最能体现传承的地方。对于北大与北大人,他有三点体会:北大人有热的心与冷的头脑,故讲科学、重理性;北大重科技,亦重人文;北大有厚重的历史,也一直追求塑造未来。

与会学者围绕“北大学缘与精神传承”这一话题,分享他们的理解与故事。“课比天大。”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鸣看来,学术先辈不仅有深厚学养,更热爱教学、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有特别的感召力,为今人树立了教书育人的榜样。

论及传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首先引述了北大高教所的创所元老汪永铨先生的“五不唯”原则,即“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众,不唯我,不唯风”;进而又谈到了与汪先生同期的王义遒先生对素质教育的关切,以及思考教育改革时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态度。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程乐松分享了自己在北大求学、任教的心得体悟,认为在燕园中既能找到学问的深度,也能找到视野的广度,有时还能找到情怀的高度,并时时感受到一种亲切的温度。他认为自身的成长受益于师长的“纵容”,这种“纵容”使得自己获得“从容”这样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进一步指出,燕园中的学者共享一个精神系谱,是同一底色的差异化折射。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97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沙漠里的“星星酒店”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