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网 > 盟市 > 阿拉善 > 正文

00300579271_c55c36de.jpg

       阿拉善盟国家级非遗项目马鬃绕线堆绣唐卡自治区级传承人陶格日勒(左)正在和徒弟讨论作品。闫琛琛摄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更是民族精神和文化血脉传承的载体。仿古地毯、陶布秀尔、萨吾尔登……这些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阿拉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阿拉善人共有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注重发挥非遗的时代价值和社会功能,创新表现和传播方式,使多彩非遗充分吸收现代元素,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出引人入胜的时代芳华。

  为挖掘历史文化记忆,重现定远营古城昔日风貌,近年来,阿拉善盟先后实施了定远营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及恢复修缮、商业街建设等系列工程,令古城面貌焕然一新。为使修复后的古城焕发更多灵气与活力,我盟文化旅游部门从多个方面对定远营旅游项目和服务功能予以完善,引进沙画、地毯、骨雕、马头琴等多个非遗项目,吸引更多人了解非遗、发现非遗、热爱非遗,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将非遗精髓“留下来”。不少外地游客表示,走进定远营古城,不仅有得看、有得吃、有得玩,更能感受历史文化之美,真是不虚此行!

  近日,记者在自治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马鬃绕线堆绣唐卡传习所展厅看到,这里的展品色彩绚丽、内容丰富,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欣赏、拍照留念。大到设计制作,小到悬挂摆放,每一个作品都凝结着我盟国家级非遗项目马鬃绕线堆绣唐卡自治区级传承人陶格日勒及其弟子们的心血。“我们的作品经图样设计、剪裁、贴布、绕线、堆制、缝制等十九道工序制作而成,有立体感,不易变形,能够长久收藏。2021年6月,蒙古族唐卡(马鬃绕线堆绣唐卡)被公布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希望能做更多好作品、带更多好徒弟,把这一非遗项目好好传承下去。”陶格日勒说。

  为实现自己的心愿,陶格日勒开办马鬃绕线堆绣制作技艺培训班,累计为500多名农牧民、城市下岗人员、残疾人等进行免费培训,帮助30多人实现就业。马鬃绕线堆绣唐卡传习所被评为自治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后,自治区于2020年、2021年分别转移支付传统工艺振兴项目补助资金130万元,用于购买设备、产品研发等,扶持陶格日勒继续扩大培训规模,以特色文化项目产业化发展帮助更多人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增收致富。

  让非遗“活”在当下,是像陶格日勒一样的阿拉善非遗工作者的不懈追求。非遗展演、非遗文创、非遗衍生品展销、非遗购物节、非遗互动体验……近年来,我盟非遗主题系列活动不断。正如广大干部群众所言,非遗的每一次精彩亮相,都是我们对匠心之美的再认识、对生活之美的再感知,都是我们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与此同时,非遗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我盟一系列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提质升级。特别是在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方面,各级文旅广电部门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将长调民歌、蒙古象棋、沙力搏尔式摔跤、鹿棋、马头琴、陶布秀尔、萨吾尔登等非遗项目纳入民族中小学兴趣课,使多彩非遗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非遗保护、传承、推广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据统计,2021年,我盟完成非遗项目、资金申报12项,下达中央、自治区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共计284万元,用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补助、非遗项目蒙古象棋专项补助,以及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非遗小镇建设、盟文化馆自治区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实施、阿左旗文化馆传统工艺振兴、额济纳旗文化馆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自治区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盟文化旅游广电局黄河流域非遗调查工作及盟文化馆非遗数据库建设等。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已下达分配国家、自治区非遗专项保护资金176.7万元。

  据了解,目前,全盟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保护项目9项、自治区级62项、盟级131项、旗级233项;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位、自治区级88位、盟级292位、旗级816位;各级传承基地66个,16个非遗项目入选盟级“名师带徒工作室”项目;有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文化艺术之乡7个,为我盟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盟文旅广电局文化遗产科科长巴戈那表示,我盟将持续深入挖掘非遗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延续优秀文化基因和元素,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阿拉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大放异彩。(记者闫琛琛)

编辑:李艳
106

北疆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赶制校服生产忙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