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盟市 > 包头 > 正文

  近日,包头的29处临时秋菜市场在昆区、青山、东河等城区次第启幕——1490个摊位沿着林荫路、文化路的便道铺开,农户的三轮车刚停稳,带着泥土气息的秋菜就被码得整整齐齐,转眼便围拢来挑菜的市民,讨价声、称重声混杂着秋日的阳光。

  这份烟火气的背后,藏着包头对“民生小事”的精准回应。长久以来,秋菜上市季总绕不开两个难题:农民拉着满车秋菜找不到销路,市民想囤些新鲜秋菜,却要跑远路。包头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联合各区提前规划,用29处市场织就一张“便民网”:昆区10处市场扎根老城区,方便退休老人下楼就能买到腌咸菜的白菜;东河8处市场贴近居民区,年轻夫妻下班顺路就能拎回一捆萝卜;九原、高新的市场则衔接城乡接合部,让近郊农户不用多跑路就能把菜卖出去。更贴心的是“本地农户直供”模式,市民尝到了“新鲜实惠”,农民也避免了“丰收愁卖”。

  而这份便利能落地,靠的是“精细到骨子里”的治理智慧。临时市场不是“粗放占道”,而是有章法的“有序便民”:城管部门实行片区责任制,每处市场都配了执法人员和保洁员,一边盯着摊位不越线、不扰民,一边及时清扫菜叶、塑料袋,让市场热闹却不杂乱;遇到买菜市民的电动车、农户的三轮车扎堆,城管人员又会配合交管部门疏导交通,避免堵了居民出行的路。从10月15日到11月中下旬,从清晨到日暮,这些“守摊人”把管理落在细节里,没有生硬的管制,只有柔性的服务,让临时市场既守住了城市秩序,又留住了民生温度。

  这些细碎的互动,让陌生人之间多了份暖意,让钢筋水泥的城市多了份烟火气。更重要的是,它让“民生”不再是抽象的词汇——不是宏大的工程,而是市民楼下的一个摊位;不是遥远的政策,而是农民手里实实在在的收入。

  秋风吹过包头的街巷,临时市场的摊位还在热闹着。这29处小小的秋菜市场,就像29个“民生驿站”,既装下了田野的丰收,也装下了市民的期盼;既体现了城市治理的精度,也传递了草原钢城的温情。它告诉我们,最好的民生工程,从来不是“看起来很美”,而是“用起来很暖”——暖在农民不愁卖的踏实里,暖在市民方便买的惬意里,更暖在每个人心头那股过日子的烟火气里。这样的“小举措”,恰恰是包头给市民的“民生答卷”。(李佩璇)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杨净毓
10252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察哈尔火山群雪景如画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