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网 > 盟市 > 巴彦淖尔 > 正文

  初秋时节,在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蒙海镇,成片的玉米即将收获,一株株玉米秆挂着沉甸甸的棒子,在蓝天下随风轻轻摇曳。

  9月3日,记者来到蒙海玉米科技小院的试验示范田,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博士生徐俊平随手轻轻掰开一根玉米棒子,金黄饱满的玉米粒紧紧地簇拥在一起。“这个品种叫西蒙六号,比当地传统品种亩产可增加15%左右。”他说道。

  “这些娃娃们种地有一手,改了我们的老思想。”站在一旁的蒙海镇水渠口村农民张建兵竖起了大拇指。

  徐博士提供的新品种玉米,他家今年种了30亩,预计亩产达2000斤,比传统种植亩产提高了300斤,预计每亩增收约400元。

  据介绍,蒙海镇今年玉米种植面积5万亩,其中新品种种植面积4万亩,大部分来自玉米科技小院。除了推广种植新品种,徐俊平还指导农户在玉米拔节期喷洒廉价的阿维螺螨酯,免受红蜘蛛等病虫害影响;玉米地里兼种高粱,也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2019年,农业农村部、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和杭锦后旗四级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联合建立杭锦后旗蒙海玉米科技小院、蛮会向日葵科技小院等7个科技小院。

  当年,徐俊平被派到蒙海玉米科技小院,针对当地玉米品种杂乱、氮肥利用率低等问题,开展了“耐密高产节肥型绿色玉米新品种筛选评价”工作。在试验田中,他引入24个玉米品种,经过3年试验,为当地筛选出实现吨良田的玉米品种,并将前期形成的“春玉米双绿双控技术模式”推广种植1600亩,为农民增收30余万元。

  “小徐研究出啥好品种,我第一个试种,准保错不了。”“专家让我玉米地里兼种高粱,还真能防治病虫害。”在采访现场的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夸赞着科技小院带来的变化。

  据了解,玉米科技小院成立至今,先后有32名硕博士研究生驻村服务,围绕当地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4年间,徐俊平一边在科技小院工作,一边读完了硕士,去年还顺利考取博士研究生。

  “今年我们试验了玉米和拉巴豆混作模式,通过测产,青贮亩产可达到4.6吨,比传统单作玉米增产18%,计划明年推广种植,每亩收入预计达到2500元左右。”

  杭锦后旗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李杰告诉记者,科技小院与当地的农民、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紧密结合起来,推广了先进的农业技术,提供了及时的服务保障,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赋能,真正实现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记者 梅刚)

编辑:刘嫱
97

北疆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探访水磨村那些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