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牛特旗海拉苏镇乌兰吉达盖嘎查,农民正在收割水稻 李富 摄
北疆新闻呼和浩特10月20日消息(记者 张鑫)金秋十月,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海拉苏镇乌兰吉达盖嘎查的水稻田里,几台大型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锋利的割台像梳子般“梳理”着稻穗,伴随着机械的轰鸣,饱满的稻谷通过输送装置源源不断地涌入随行的蓝色运粮车,稻秆则被均匀地抛洒在田间。阳光洒下,金黄的稻粒与农机的银灰、运粮车的湛蓝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充满生机的丰收画卷。
翁牛特旗海拉苏镇乌兰吉达盖嘎查,农民正在收割水稻 李富 摄
一名农机手坐在驾驶室里,看着仪表盘上的作业数据,笑着说:“有了这些新设备,一天能收上百亩地,比过去人工收割快太多了!”
作为内蒙古第三大水稻生产旗县,翁牛特旗坐拥“黄金水稻带”的得天独厚区位条件,正通过科技赋能与品牌培育,推动水稻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为实现水稻产业“小而优,优而精”的发展目标,该旗将新品种、新技术深度融入农牧业生产,先后承担国家重大协同计划——水稻绿色节水增效示范栽培技术推广项目,让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水稻种植全流程。
翁牛特旗海拉苏镇乌兰吉达盖嘎查,农民正在收割水稻 李富 摄
此外,“翁牛特大米”的品牌效应也在市场上持续发酵。凭借黄金水稻带的天然优势和绿色种植技术,这里的大米颗粒饱满、米香浓郁,煮出的米饭油亮软糯。如今,“翁牛特大米”不仅在赤峰本地的商超供不应求,还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收购价比普通大米高出20%左右。一位村民算了一笔账:“今年我家种了50亩水稻,预计能收25吨稻谷,按照订单价,能比去年多挣近2万元。”品牌带来的溢价,让种植户们的腰包越来越鼓。
翁牛特旗海拉苏镇乌兰吉达盖嘎查,农民正在收割水稻 李富 摄
从育秧、插秧到收割、销售,翁牛特旗的水稻产业已形成一条相对完善的产业链。2025年,该旗育秧面积达3100亩左右,种植水稻21万亩,产量占赤峰市水稻总产量的80%;预计年产水稻10万吨,实现年净收益约2亿元以上。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