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盟市 > 呼和浩特 > 正文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紧紧围绕“好上学、上好学”目标,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城乡教育均衡等方面扎实推进,取得显著成效,为首府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教育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日,从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北京锦标赛传来捷报,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的7名学生在竞争激烈的NeuroMaster脑科学人工智能挑战赛中勇夺二等奖。这不仅展现了学生们优秀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更是首府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域积极探索的生动缩影。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开展地理实践课

  据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校长张瑞清介绍,学校坚持高品质办学,确立了“竞赛牵引、立足强基、面向高考”的拔尖人才培养思路。“今后,我们将进一步通过英才实验班,探索‘1+3’和‘2+4’等培养模式,为有特殊潜质的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成长路径。”张瑞清说。

  当前,首府教育正着力改变普通高中“千人一面”的倾向,科学类人才等已被列入特长生招生范围,旨在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逐步构建起一套“厚积+学养+选材+育才”的一体化育人体系。

  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教学日常,成为师生教与学的得力助手。该校计算机教师呼德尔深有感触:“如今,我们只需向AI提供基本的教学思路和素材,就能快速生成完整的流程规划,甚至开发出网页小程序,提供更完善的教学设计方案。”这种“教师+AI”的协同备课模式,不仅极大提升了备课效率,更拓展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据悉,该校自2023年开始利用人工智能开展精准教学,并于今年年初成功孵化出三门成熟的校本课程。在自主能力提升课上,学生借助AI梳理知识薄弱点;在写作能力提升、智能硬件设计与AI工具应用等实践课程中,学生们与AI对话,将创意转化为可落地的作品。

北京一零一中呼和浩特分校学生体验VR大空间

  据该校校长刘绪才介绍,学校已构建起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融合课程体系,并着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实干型”教师团队。同时,对内打破学科壁垒,对外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形成开放融合的办学生态。今年,在赛罕区政府的支持下,学校还合作建设了初中部,新增优质学位,切实惠及周边居民。

  在“人才强教”战略引领下,近五年,呼和浩特市新增公办教师3000余名,师生比优化至1∶7.3。通过组建名师工作室、科研工作室,培养专家型教师,并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创建了“一校多区”“名校+分校”“名校+帮扶校”“高校+附属学校”四种集团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已组建教育集团87个,涉及学校157所,惠及超过55%的学生,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北京一零一中呼和浩特分校、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等学校通过引进首都资源、探索学段衔接贯通等方式,努力打破区域教育资源壁垒,充分发挥示范引领效应。

  教育均衡的视野,正从校内、城区内延伸至城乡之间。“十四五”期间,呼和浩特市累计下达专项资金3966万元,用于改善城乡办学条件,着力缩小城乡学校差距。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校长郝跃珍表示,将深化与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手拉手”合作共建,细化学校管理、教学改革等工作,推动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与科学决策。

呼和浩特市第二十六中学举行升旗仪式

  精准教学与协同育人的结合,已成为提升育人实效的关键路径。目前,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已100%成立家长委员会,家校社联动机制日益健全,建成社区家长学校357个,覆盖率达到97%。

  呼和浩特市第二十六中学校长郝文明介绍,学校致力于实现因材施教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已初步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下一步将细化动态数据,跟踪学习进展。同时,系统开设家长学校周末家庭大讲堂,提升家长育人能力,并积极链接社区与社会资源,构建更加完善的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保护网。”

  从拔尖人才培养到人工智能融合,从教师成长到课程创新,从集团化办学到城乡教育一体化,首府各中小学的规划虽各有侧重,却始终同向而行。展望未来,呼和浩特市将继续深化对发展现状的理解,精细研究瓶颈问题,积极探索突破路径,持续推动首府教育事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杨彩霞)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杨净毓
10417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城中草原运动健身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