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盟市 > 通辽 > 正文

  一台台风机日夜不息、一块块光伏板熠熠生辉,签约奠基、开工建设、投产达产……一个个新能源项目落地开花,绽放蓬勃昂扬的无限生机。

  2024年,我市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400万千瓦,装机占比超过60%,位列自治区第2位,发电量达到192.86亿千瓦时,新能源综合利用率达93%,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8.3%,逐步形成绿能与产业协同开发的“通辽优势”。

  近年来,我市工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目标,着力推动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战略定位,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一批绿能替代、源网荷储、园区绿色供电等项目加快建设,为80余家重点企业和项目接入绿电,通辽新能源产业逐步迈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

  勇于探索 能源供给向绿色低碳转型

  穿过电解槽,银亮的铝水源源产出,这些铝水将由专车运送到内蒙古联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等霍林郭勒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下游企业。内蒙古联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依托当地丰富的铝资源,高标准建立了无尘车间,率先突破了使用铝水进行生产的技术瓶颈。

  薄厚度,对于铝箔来说,几乎就是一条看不见的生命线。联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把握住了这条生命脉络,将原本很厚的铝卷“瘦身”成0.006mm的“双零”级别高端铝箔,相当于头发丝的1/50,其附加值却是普通铝箔的2至3倍。同时,完成了47项电解铝无组织排放技能改造,再次走在全国铝行业绿色发展的前列,厚植绿色底蕴,留足生态空间。

  不仅如此,总投资31亿元的扎哈淖尔35万吨绿电铝项目将在2025年投产。届时,年利润总额将达到5.3亿元,年耗电量46.5亿千瓦时,其中绿电37.21亿千瓦时,项目综合绿电占比80%。该项目将成为国内绿电占比最高的“绿电铝”生产线,将有力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市铝产业链由“煤电铝”向“绿电铝”转型升级。

  从屹立高耸的“大风车”到连绵起伏的光伏“蓝海”,再到不断延伸的铝产业链条,我市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绿电占比突破30%,新能源发电行业投资同比增长12.7%。预计到“十四五”期末,我市绿电发电占比将提高到35%以上。

  向“新”攀“高” 塑造绿电新优势

  通辽发展新能源的同时,风电装备制造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蒙东(通辽)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一排排百米长的风机叶片整装待发。园区的另一侧,排列整齐的混凝土塔筒也装车发货,运往辽宁省铁岭市。“2024年的项目订单共100万千瓦,其中在通辽生产46套,目前已全部完成。”辽宁和展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辽厂厂长张星原介绍说。

  到2024年末,全市已形成1300套风电主机、1180套风机叶片、1900套风电塔筒、2500套风机机舱罩、30万吨风电精密铸件、20万千瓦轮毂、30万千瓦液流电池等新能源装备生产能力。到2025年,通辽市新能源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装机占比提升至63%左右。到2026年,蒙东(通辽)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可实现直供85%以上的风电整机基础元件,真正实现风电整机“通辽制造”。

  在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项目建设同样如火如荼。通辽宝多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年产150吨红蓝宝石及18吨功能晶体项目正在安装调试设备,产品可应用于珠宝、半导体、化工、航空、航天、国防等多个领域。作为晶体元件的主要供应商,该公司将吸引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开发区,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与新动能。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市在全区首创“发挥绿电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特色品牌,先后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山东等地区9个城市巡回举办绿能与产业协同开发系列恳谈活动,与近300家绿能产业相关企业座谈交流,直接或间接促成40余个绿能与产业协同开发项目签约落地,签约额达826.07亿元。

  引项目、聚企业、延链条,我市不断推动形成项目滚动发展、集聚成群的良好态势。重点项目建设不断传出喜讯,让人感受到蓬勃昂扬的发展生机。截至2024年末,全市新签约千万元以上项目561个,签约额2100.75亿元,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的93.5%。新开工项目378个,投资额405.52亿元,签约项目开工率67.4%。

  “风光”正盛 补链强链育新能

  产业链培育是发展壮大工业经济的龙头性、关键性工程。

  在万物冬藏之际,奈曼旗绿色低碳镍铁产业园的建设热情依旧不减,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形成了奈曼不锈钢项目建设的“冬季攻势”。

  日前,投资170亿元的毕氏经安镍循环产业园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已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不锈钢产业基地,全部达产后镍铁合金产能将达到140万吨,排名全国第2位,以该企业为链主的一批后续加工企业相继落户产业园区。预计到“十四五”期末,不锈钢全产业链的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

  除此之外,梅花集团近两年先后追加投资32亿元,建设苏氨酸、淀粉糖等项目,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小品种氨基酸生产基地。来自全国各地32家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企业落户开鲁医药化工园区,已成为国内规模较大原料药和中间体产业基地之一……更足的后劲,蕴含在一个个即将建成投产的重大项目中,体现了我市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产业链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身处发展热潮中的通辽,正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步伐,在创新中突破,在蝶变中成长,发展活力更足。2025年,新开工项目蓄势待发,通辽只争朝夕,以谋定快动的奋进姿态铿锵前行……(记者 任杰)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1019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党史展厅亮相校园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