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正式收官,在一系列精彩纷呈、喜庆热闹的新春主题文旅活动带动下,通辽市文旅消费市场热力“拉满”!据统计,2025年春节假期,通辽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77.4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花费19.66亿元。
今年,春节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让传统年味儿中的非遗更加引人注目,各地开展了一系列非遗体验活动和创新的宣传手段,使蛇年年味儿浓、人气旺、文旅市场一片“火热”。我市精心准备了一场盛大的春节文化盛宴,不仅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活动,还安排了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力求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浓厚的非遗氛围中,共度一个充满年味儿、文化味与人情味的欢乐佳节。
“非遗版”春节活力四射
春节期间,通辽市文旅广电局组织开展了百余项“欢欢喜喜过大年,北疆文化贺新春”通辽市迎新春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涵盖惠民文艺演出、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体验展示、旅游休闲消费、文旅惠民消费等多个领域,营造百姓新春文化大联欢的节日氛围。打铁花、麒麟巡游、非遗火壶表演等非遗元素在悦来河文化旅游休闲街区上演;扭秧歌、舞龙舞狮在西拉木伦广场上演;2025新春群众文化惠民活动在市民广场举行;剪纸、烙画、花馍等非遗项目进旗县社区展演……
春节前夕,通辽市文旅广电局组织市乌兰牧骑和文旅企业远赴海南省三亚参加央视《远方的家》特别节目《中国文旅大联欢》大型文旅直播活动。在活动中,推介在通辽过大年的亮点、看点,火“出圏”的科尔沁民歌《韩秀英》和舞蹈《万丽》更是将现场的气氛“拉满”。据了解,本次由百家新媒体账号同步拉流直播的《中国文旅大联欢》大型文旅活动,在线观看人数近720万,触达人群超5.7亿,全网话题词阅读量突破11.3亿,助力全市文旅取得新年发展“开门红”!
为了迎接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通辽市文旅系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市旗两级乌兰牧骑进军营、进高校、进商场、进社区、进企业等开展多场文艺惠民演出,并在机场、高铁站等地组织开展了春运慰问演出,让回家的市民第一时间感受到家的温暖;市文博院举办了“新春日历我来画”“挥墨迎新春 春节绘百福”等新春系列社教活动,发布“文物话新春·古韵迎新年”系列短视频;市图书馆举办“乙巳墨香会·春联福韵浓”迎新春送福字活动,现场为市民和游客赠送福字和春联,为大家送上新春祝福;市文化馆举办“欢欢喜喜过大年·北疆文化贺新春”2025年新春群众文化惠民活动,活动汇集了蒙古马队伍巡街、中国龙舞及人偶表演、腰鼓、杂耍及传统秧歌表演,让市民和游客感受不一样的通辽民俗特色;“灵蛇献瑞 万福登科”非遗嘉年华系列展示展演活动,更是让大家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蛇年春节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各地文旅活动精彩多元
春节期间各旗县市区举办了精彩多元的文旅活动,为市民朋友和广大游客提供多元、沉浸式文化体验,让大家感受通辽独特的风土人情和节日的热闹氛围。霍林郭勒市开展了 “跟着文旅过大年” 迎新春活动,活动内容涵盖线上线下,让市民全方位感受年味儿并参与其中;开鲁县“新春下基层 非遗过大年”等活动,老中青少齐上阵,全民共舞贺新春让更多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奈曼旗举办第三届知识竞答挑战赛、数字阅读推广、春节非遗暨民俗摄影联展等活动,增加市民和游客在活动中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库伦旗举办“融情北疆 春暖库伦”春节联欢晚会,通过歌舞、曲艺、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为观众献上一场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盛宴;扎鲁特旗举办了北疆文化书画、摄影展,集中展现扎鲁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科左后旗开展了线上图片展、“写福字送祝福”、迎新春歌舞晚会等系列活动,为市民与游客提供欢乐团聚的平台,增进情感交流;科左中旗举办的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年音乐会、“非遗贺新春 文化进万家”等迎新春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演艺相结合,展现了蛇年的独特魅力……市旗两级一系列文旅活动的举办,增添了在通辽过年的独特年味儿,促进通辽文旅热度持续攀升,年俗消费活力不断释放。
此外,通辽市还推出了“西辽河畔·文明曙光”非遗体验之旅旅游线路。这些线路巧妙串联起阿古拉草原旅游区、科尔沁民俗历史文化园、库伦三大寺、奈曼王府、中华牛街非遗特色街区、哈民遗址公园等核心景区,为市民和游客出行游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春节期间,通辽市借助非遗年货购物节的东风,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关键要素,联合景区、街区、餐饮、商超等多种业态,推出了多项优惠政策和暖心举措,保障市民游客度过一个暖心舒心放心、健康平安祥和的春节!(记者 张启民 宋悦 石晓博)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