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粮食深加工固体废弃物只能填埋焚烧,如今已“化废为宝”。
通过生物技术革新,这些副产物被通辽市一家企业转化为高价值饲用蛋白,成为饲料市场抢手货,实现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突破性转变。
掌握这项核心技术的企业就是位于科尔沁区工业园区的内蒙古海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邻”),这项技术目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海邻用微生物培育、发酵技术把粮食加工企业的副产物“变废为宝”,在新型饲用蛋白领域不断突破,开启了新型蛋白“质”变之路。
海邻是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注新型饲用蛋白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科技创新是海邻发展的生命线。”海邻人力资源负责人张雪诗带领记者参观实验室时介绍。
华丽转身,农业固废的“变形记”
豆粕是重要的蛋白饲料原料,长期以来我国对进口豆粕依赖度较高。新型饲用蛋白技术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有效替代豆粕,是提升我国蛋白饲料自主供应能力的新质生产力。
海邻牵头创建了自治区级“新型饲用蛋白技术创新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紧密合作,为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赋能。
海邻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研发资金研发新型饲用蛋白,在技术创新领域硕果累累。公司已斩获19项发明专利、69项实用新型专利,并拥有29个注册商标。
“我们公司的产朊假丝酵母蛋白-NFP50、产朊假丝酵母蛋白-NFP32、酿酒酵母培养物-NFP20等一系列明星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凭借高蛋白、高消化率的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替代传统豆粕等蛋白原料,大幅降低饲料成本,显著提升养殖效益。”张雪诗说。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海邻在利用玉米副产物规模化生物合成单细胞蛋白、利用液态发酵+酶解组合创制产朊假丝酵母蛋白、基于高活性菌株复配技术创制高品质酵母培养物等三大核心科技创新成果的强力支撑。
科技穿链,“点金术”的行业变现
科技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研发上,更贯穿于海邻的全产业链布局。企业名称源自王勃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彰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在上游,海邻与伊品、梅花、阜丰等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实现粮食深加工副产物的高效利用;在下游,为正大、牧原、新希望六和、禾丰、大北农等行业龙头企业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成功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从粮食固废“资源化利用”到新型饲用蛋白“产业化应用”的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奔赴”。目前,海邻年产能达60万吨,产值可达13亿元,产品畅销全国20余省市,为50多家知名企业提供服务。
通辽市科技局大力支持海邻的科技创新,牵线高校院所推动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支持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开展科技“突围”项目,协调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贴息,助其解决 3000 万元资金难题,还选派科技特派员进行专业指导,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为海邻赢得了市场与荣誉,企业先后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自治区级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自治区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新型饲用蛋白生产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成为行业标杆。
海邻未来,蓝图尽显。在展厅里,沿着科技创新这条主线,一张张规划图铺陈开来:围绕成为中国领先的新型饲用蛋白供应商这个目标,计划到2028年,将发明专利总数扩充至48项,开发6款新产品并实现市场应用,建立29个企业标准、6个行业(团体)标准,全力冲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届时,公司年处理副产物能力将提升至150万吨,实现100万吨产业化应用,年产值突破20亿元,以科技创新持续书写新型蛋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记者 邵南 李娜)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