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乌海最美的时节:乌海湖畔,人来人往旅游兴旺;乌兰布和沙漠深处,越野车引擎轰鸣驰骋正酣;葡萄架下,欢声笑语话丰收……徐徐铺展的美丽乌海画卷上,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笔墨浓厚。
“在中国见过各种各样的湖泊,但沙漠与湖水相连的湖还是第一次见!”游客高丽萍的感慨,道出了无数游客的心声。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聚焦“沙水相依”特色优势资源,乌海市不断创新推出丰富的供给,推动文旅融合向高质量跃进。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沙漠看海·中国乌海”品牌全网曝光量超3亿次,全市接待国内游客408万人次,同比增长12.9%;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47.9亿元,同比增长15.1%。
旅游市场欣欣向荣,是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的系统发力,为发展注入动力——
紧扣地域特色文化,创新产品供给,是乌海文旅保持“长红”的流量密码。8月2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乌海湖休闲度假旅游区的“英雄坡”上一场特殊的音乐会火热开场。主题音乐会、篝火狂欢、烟花秀依次上演,点燃沙漠的夜晚,让游客在星空下感受别样风情。
“在沙漠里听歌,太燃了!乌海真是把文旅玩出了花。白天体验丰富的水上运动项目,解锁消夏新模式;夜晚在沙漠里听歌、观星赏景,体验另一番风情。纵览全国,一半沙漠一半海的城市仅此一处,配套完善,体验独特。”来自北京的游客陈依兴奋地说。
乌海湖休闲度假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自治区旅游度假区。依托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蓄水形成的118平方公里的舒缓水面,以及对面连绵起伏的乌兰布和沙漠,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沙、城”奇观,让一批又一批外地游客流连忘返。
今年,乌海湖休闲度假旅游区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景区为目标,加强“硬件”建设、提升“软件”服务,助力景区提档升级,打造更多极具体验感和互动性的旅游打卡点,全力满足游客多元需求。8月2日,景区推出了乌海市首个夜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市民打卡。
“现在景区每日接待游客近千人次,我们也顺势推出了不少新项目。同时,景区不断提升基础配套服务质量和品质,给广大游客提供更好的游玩体验。”乌海全域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赵雨浓说。
同样,在海南区黄河西行客栈旅游景区,绿油油的田园与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勾勒出“世外桃源”般的安逸画卷。节假日里,这里的农家宴和民宿供不应求,村里自产的酸奶、小麦粉、乌海葡萄备受游客青睐。
“无论是黄河石彩绘还是特色窑洞,这里都是打卡出片的好去处。”游客王倩说。
提升服务品质,增强了游客的旅行获得感、幸福感——
在乌海市各旅游景区,一块块设计新颖、充满文化气息的旅游标识牌,不仅满足了游客的旅行与打卡拍照需求,还成为一道道新风景,促进了城市文旅发展。
旅游标识是一座旅游目的地城市最直观的名片。去年以来,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将其作为推动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启动旅游标识体系建设项目,先后完成100块旅游标识标牌的新建与更新任务,实现全市A级旅游景区、主要交通干线及关键旅游节点的标识全覆盖。
乘上快艇游碧波荡漾的乌海湖,清凉之意扑面而来;支起一顶帐篷仰望星空,感受大漠孤烟的壮美;步入翰墨飘香的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品味书法的无限韵味;登上甘德尔山,俯瞰城市全景,感受城市的繁华与自然的宁静完美融合;旅居黄河西行客栈,品地道的农家美食,品醇香的“红色温柔”……这些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乌海解法”,让这座城市成为更多游客“来了还想再来”的向往之地。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