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碧水润草原
——全国首届“守护中国好水”启动仪式侧记
盛夏草原,绿意盎然。阳光洒落在广袤的兴安盟科右前旗大地上,为这片土地披上一层金色轻纱。微风拂过,草浪翻涌,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水汽交织的清新气息。悠扬的马头琴声与嘹亮的歌声在草原上空回荡,诉说着草原儿女对“好水”的深情礼赞。
7月26日,全国首届“守护中国好水”启动仪式在科右前旗举行。活动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生态环境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文献信息与学术传播中心主办,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水与生态(英文)》杂志社、科右前旗人民政府、满族屯满族乡党委政府协办。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科技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环境报等媒体记者,以及科右前旗委、政府相关领导参加活动。活动旨在回应当前严峻的水环境形势,通过权威发布和广泛宣传,引导公众认识我国优质水源地,凝聚全社会守护水资源的强大合力。
启动仪式上,专家们围绕水源地保护、水生态系统功能发挥、水资源科学利用等议题发言,强调“守护中国好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随着主持人一声“启动”号令,嘉宾们将清澈水样倒入象征“百川归流”的生态水台,寓意全社会共同守护水资源的决心。
在随后举行的专家媒体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优质水源地保护、草原河流生态修复、边境草原原生态旅游建设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为科右前旗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活动期间,嘉宾们还前往归流河镇白音居日合山吉祥泉采样,实地考察水源地保护现状。
科右前旗120条河流穿行于1.7万平方公里的草原,如大地的蓝色脉络,滋养万物。正是这汪清水,让1100余万亩草原保持75%植被覆盖度,让600余万亩林地郁郁葱葱,也让28万牧民的生活充满甘甜。
“守护好这水,不只是科右前旗的事,更是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一环。”兴安盟行署副盟长、科右前旗委书记孙书涛表示,科右前旗通过“六大行动”“带薪休假”等举措,让守护水生态成为可持续的事,让清水既养草原,也福泽子孙。
“水利万物而不争。科右前旗在水治理和水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张文强表示,“通过此次‘守护中国好水’活动,有利于推动科右前旗水资源保护迈上新台阶,探索水资源保护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如今,节水理念已在科右前旗深入人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65%,荷丰农业水处理自动化技术提升项目完成50%,四类供水管网改造项目均已启动。每一滴从草原流过的水,都被精打细算地用在刀刃上。
多年来,科右前旗持续推进生态治理:满族屯山洪沟治理使汛期河水“驯服”,海勒斯台河清淤工程让鱼虾重返河道;80%畜禽粪污实现资源化利用,90%农田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农药使用量减少15%;50多位河长年巡河200余次,累计巡河近1000公里,每条河都有人“撑腰”。
“六大行动”全面启动后,科右前旗水源地保护进一步提档升级:划定“禁区”、截断污染源、动态监测水质、普及护水知识、推动产业发展与水源保护深度融合,牧民变身“护水员”——巡河、禁牧可领补贴,草原得以“歇口气”。
企业循环用水、农田喷灌滴灌、家庭节水器具普及,每一滴水都被用在刀刃上。这水,曾滋养草原的过往,如今正带着“守护”的承诺,流向更清澈的未来。(作者 贺心欣)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