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仆寺旗宝昌镇复兴村的一处大院里,数十只鸵鸟正迈着“大长腿”在阳光下悠闲踱步,养殖户石换斌走上前,一边用手轻抚鸵鸟羽毛,一边向记者介绍着鸵鸟养殖的经验心得。
“这批鸵鸟是非洲的品种,几年前,我在山东省旅游时,偶然接触到鸵鸟养殖产业。”饲养省心省力和高产品附加值,让石换斌被“浑身都是宝”的鸵鸟所吸引,数次考察后决定购入70只鸵鸟幼苗,办起了宏麦鸵鸟养殖基地,踏上特色养殖之路。
谈起与鸵鸟多年相处的经历,石换斌打开了话匣子。作为非洲草原物种,锡盟地区冬季低温气候对鸵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环境温度低于零下5摄氏度,幼鸟的死亡率比较高,养殖初期让幼鸟在冬季顺利存活是个棘手的难题。”他说,养殖鸵鸟需要不断学习技术,持续积累经验。“后来,我把幼鸟放在有供暖的棚圈里饲养,地面铺上了草铺和莜麦秸秆,从而解决了冬季存活的问题,4个月龄的鸵鸟基本可以适应冬季低温气候了。”
鸵鸟的成长速度极快,幼鸟只需要6—8个月,身高就可以达到1.2—1.5米左右,体重也会增长至约65千克。在幼鸟棚圈里,记者的陌生面孔,勾起了“小家伙”们的好奇心,毛茸茸的脑袋和闪烁的大眼睛,令人心生喜爱。
石换斌介绍,为了增强鸵鸟的体质,提高鸵鸟相关产品的品质,他付出全部精力精心照料,采用科学配制的精饲料,配入玉米秸秆,辅以白菜、胡萝卜等蔬菜进行饲喂。高投入带来了高回报,养殖鸵鸟获得的可喜收入,让他更加坚定了办好养殖基地的信心。
鸵鸟带来的产值如何?“鸵鸟浑身都是宝”石换斌说,一颗鸵鸟蛋约等于25颗鸡蛋,营养很丰富;鸵鸟肉高蛋白、低脂肪,鸵鸟皮可以制作成精美皮包和皮鞋,羽毛做成落地灯,蛋壳也能雕刻成漂亮的工艺摆件……在他的办公室里,石换斌展示了鸵鸟产业链里的热销产品。丰富的产品线,相对可观的销售价格,让鸵鸟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超牛、羊等传统牲畜。
“鸵鸟养一年半就能出栏,一只鸵鸟产蛋期可产蛋40颗左右,每颗价格在100元到300元。鸵鸟肉也深受北京等地顾客的喜爱,每年节日期间都会有人联系我回购。”石换斌说,综合肉、蛋、骨头和礼盒销售,一只鸵鸟纯利润可达2000元到5000元。“我们有订单销售,也有自加工销售,经济效益不错。”
目前,养殖基地内的鸵鸟数量已经扩张至300多只,“大长腿”们在院内自在奔跑,飞舞的翅膀绘出了乡村振兴致富路的美好画卷。
2025年,石换斌对于做好鸵鸟养殖干劲十足、信心满满。他酝酿着带动周边村民和他一起养殖鸵鸟,“鸵鸟比牛、羊养殖都要容易些,我计划向村民提供幼鸟和技术指导,后续再进行成品鸟回收,养殖一只鸵鸟可以帮助村民创收1500元到2000元。”(记者 刘博 张士霖 韩亚芬 武承泽)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2025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