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11年无偿献血68次,献全血和血小板总量有26500毫升。”锡林浩特市退役军人马俊凯骄傲地说道。
马俊凯坚持献血的故事,要从他的家庭说起。马俊凯出生于河北省的一个农村,家里有多位共产党员,受到家中长辈的影响,他自小就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标。1985年,马俊凯光荣入伍。1989年,他从部队退役后来到锡林浩特市创业,经营了一家台球厅,也因此结识了他的献血“引路人”。
“有几个朋友经常来玩,他们经常献血,我觉得这是个好事,也开始献血,这些年一直没间断过,感觉挺光荣的。”马俊凯说道。
如果说一时兴起的决定是年少时的冲动,那半辈子的坚持献血就是马俊凯对社会公益的坚守和承诺。马俊凯说,曾经有血站的工作人员向他发出求助,一位病人急需血小板。但因患有感冒,马俊凯未能达到献血的标准。当他再次准备捐献血小板时,却得知那位急需帮助的病人因并发症而去世的消息,每次想起这件事,马俊凯心中依然感到格外难过和遗憾。自那时起,马俊凯对自己许下承诺,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一次持续整月的献血活动及一次血小板的捐献。这一承诺,成为他持续无偿献血的动力。
今年59岁的马俊凯即将达到献血年龄的上限,然而,马俊凯坚持为他人服务的奉献精神却从未停止。在日常生活中马俊凯为人谦逊、乐于助人,街坊邻居有需要时,他总能及时为他们提供援助。如今的马俊凯是盟中心医院的一名保安,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爱和对职责的忠诚,无论是为病人指引方向,还是协助家属,他都全力以赴,尽职尽责。马俊凯还向锡林浩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捐赠了自己收藏的124册书籍、手册和奖章等物品用于展览。这些展品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特点,并作为重要文献资料丰富了展览馆馆藏,体现了退役军人的历史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马俊凯多年前便登记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他表示,选择捐献遗体,是因为他认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将遗体贡献给医学研究,是他作为党员和退役军人对生命最深的敬意,也是对社会的最终贡献。(乌蒽琦 门婧)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