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4月15日至17日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中马是隔海相望的友好邻邦,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到1974年建交之初的“新生小树”,再到今天发展为理念相近、利益相融、人文相通的“参天巨木”,两国始终以心相交、以义为持、以诚相待、以和为贵。2013年至今,中马两国在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下,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架构筑基,到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蓝图擎画,双边关系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为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世界注入确定性力量。
高层引领是中马关系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与动力。51年前,两国老一辈领导人高瞻远瞩,冲破冷战铁幕让中马友谊在中国—东盟关系史上刻下第一道破浪的航迹,成为本地区友好合作的典范。2013年,习近平主席历史性访问马来西亚,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4年,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对华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共迎建交金禧。在高层战略指引定向导航下,马来西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昌明大马”治国理念共鸣……中马关系的每一次跨越式发展,都离不开高层的远见卓识与坚定引领。
务实合作是中马关系积厚成势的坚实支柱。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2120.4亿美元。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与第一大进口来源国。马来西亚的榴莲、燕窝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成为连接两国人民的“甜蜜纽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亮点纷呈,进一步打开了中马战略合作的广阔空间。“两国双园”国际合作新模式成为中马友好的“金名片”、东海岸铁路成为横贯马来半岛的“黄金通道”,带动马来西亚乡村振兴与民生改善。面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两国加强协同布局、打造互补高效的区域产业生态圈,助力双方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为双边关系提质升级不断注入强劲新动能。
人文相亲是中马关系历久弥新的根脉所在。两国跨越千年的友好交往,“切水不断”的世代情谊,随着历史演进,愈益深厚。伴随中马互免签证政策实施,2024年两国人员往来近600万人次,呈现“井喷式”增长。语言相通、习俗相融,中马人民越走越亲,越走越近。“留学中国”成为马来西亚青年的热门选择、马来西亚是中国游客“说走就走”的旅行首选目的地之一。这份“双向奔赴”的情谊,既体现在猫山王榴莲在中国电商平台热销的“舌尖外交”,也反映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在马来西亚上映的票房火爆。根植历史、面向未来的民心相通是两国关系中最温暖的触点,为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绘制了厚重的人文底色。
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作为今年元首外访的开篇之作,习近平主席访马是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后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两国领导人将双边关系定位提升至新的高度,宣布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在单边主义、强权政治冲击世界的大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此访以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主线,聚焦睦邻友好、推动互利合作。东南亚是中国周边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秉持与周边同舟共济、携手合作的真诚愿望,在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以大国担当维护自由贸易、反对单边霸凌,为全球南方团结合作注入了信心与勇气。中马两国作为安危与共、荣辱与共、患难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为东南亚乃至全球南方树立了样板与典范。
展望未来,中马友好的巨轮将在高层有力引领下,围绕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驶向更广阔合作海洋。两国将坚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助力彼此现代化进程,携手开创中马关系新的“黄金50年”。
(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副教授、东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