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6月11日,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正式开幕,聚焦节能低碳技术、产品与成果展示。
总台央视记者 金荷淼:我身边展示的是一种特殊材质的管廊,它是以竹子作为基底材料,采用缠绕的工艺制作而成。目前,在一些特定的使用场景下已经能够完全代替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管廊,而且具有使用年限长、综合成本低等优势。据了解,每生产100千米这样的管廊,会消耗27万吨原竹,代替传统钢筋混凝土管廊,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11万吨。
负责人告诉记者,与传统管廊相比,相同的情况下,材料成本可以降低约10%,安装施工效率可提高约20%。据测算,我国每年有1.1亿吨竹资源被闲置,如果能将这些竹资源加工利用,替代钢材、水泥、塑料等材料,每年可以减少约4.4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上海碳博会:一支口红的“碳索”之旅
大到城市建设,小到日用消费品,低碳技术的应用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息息相关。以一支口红为例,从可持续原料的采购到绿色工厂、低碳运输、可回收包装,各个环节形成合力才能够推动实现碳中和。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